太湖左县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5太湖县:“在龙山太湖水之侧,因为县名。”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。北齐改为太湖县。
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)置,属晋熙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5太湖县:“在龙山太湖水之侧,因为县名。”元嘉末移治今太湖县。北齐改为太湖县。
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苍梧县: “通星山在县北六十二里。汉刘曜为太守,常登此山,仰观星历,因号通星山。”
即今湖北京山县北六十六里三阳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三年(1864)十月,“任柱等已由京山折向三阳店”。
唐武德初置,为靖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。天宝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初置,治今云南省大关县附近。为靖州治。天宝末年废。
即悬鼓山。在今湖北竹山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 庸城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旧名悬鼓山。庸人居此山置鼓”。
明成化以后置,属高罗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清废。
①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会县:“南有沙村巡检司,本治大神冈,后迁仙洞村,又迁长沙村,后复故治。”②即今广东开平市北长沙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肇庆府开平县:“东南有沙冈巡检司,本治沙冈村
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 “建义港在府东北八十里,东南流合通济沟,入射阳湖。”
元代西藏地名。在今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境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: 元朝设宣政院,在乌思(即前藏) 置驿站七个,夏克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。
即可蒙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铜山县:“南可象山,西北私铸山, 皆有铜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“可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。高一里。出铜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可蒙山“在县西南百
元置,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。地当赣江入鄱阳湖之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