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王桥镇
1912年置,属广饶县。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南二十六里大王镇。
1912年置,属广饶县。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南二十六里大王镇。
北宋置,属栎阳县。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粟邑庙。
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 藏甲岩 “在府治。俗名鬼王洞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江南大道中隔山村怀德大街。为晚清著名画家居廉、居巢的故居。园中种有素馨、茉莉等十种香花及各种草木,供写生之用,故名“十香园”。
①在今山西昔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乐平县: “鸣水出县西陡泉岭,亦名陡泉水,流经县南三十里,与石马水合流,东北入于沾水。”②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瑞州府高安县: 鸣水在 “府西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。据顾野王 《舆地志》 记载: “秦时已有南北宫。”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说: 刘邦曾 “置酒雒阳南宫”。同书 《张良传》 还记载,刘邦曾 “在雒阳南宫,从复道望见诸将,往
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场。明、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古国名。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南部。见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“三佛齐国”条。
在今江西宁冈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拐湖山 “在永宁县 (治今新城镇) 东南六十里。上有泉自山腰涌出,直泻山麓荡为深湖”。
即今陕西榆林市南鱼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 鱼河堡 “地名黑土圪塔。明正统二年置鱼河砦于九股水。成化十一年,巡抚俞子俊移置今所。城在半山,周三里三百步,门二。居无定、明堂两河之间,为腹里上地。今
亦作大景山。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,与小丙山相连。《寰宇记》卷135兴州顺政县:“大景山、小景山,景字本为丙,国讳改之,并在县东南七十里。其山峻崖南北相对,阔七步。其崖峻削,高百余丈。山衣石发,被于崖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