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名城

大名城

亦作大明城。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于此兴建中京城,规模宏大。至明永乐初始废弃。遗址尚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继贤桥

   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崇安县: 继贤桥 “在县城南。宋建,跨崇溪上。本名昼锦桥,又名忠精桥,亦曰青云桥。后圯,屡经改置”。

  • 大滩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西大滩乡。1949年武东县曾迁治于此。②在今江西永新县东马颊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大滩“在永新县东马颊庙下。江阔半里许,石隙可容舟者仅数尺。其下为木黄滩、鱼矢滩、画角

  • 楼王庄

    即今江苏盐城市西楼王镇。清乾隆 《淮安府志》 卷5盐城县: 楼王庄在 “县西五十里”。

  • 河厉桥

    南北朝时吐谷浑建。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吐谷浑于河上作桥,谓之河厉。长百五十步,两岸垒石作基陛,节节相次,大木从横,更镇压。两边俱平,相去三丈,并大材以板横

  • 洌洲

    即烈洲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东晋兴宁三年 (365),“简文帝时辅政,会温于洌洲,议征讨事”。又 《刘牢之传》: 元兴初 (402),司马元显以刘牢之讨桓温,刘牢之 “不得已

  • 聚宝山

    ①旧名石子冈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聚宝门外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聚宝山“在城南雨花台侧,上多细玛瑙石,俗呼为聚宝山”。②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9黄州: 聚宝山 “在州治之后,

  • 佷山县

    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六里州衙坪。东汉属南郡。三国吴属宜都郡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为兴山县。后复为佷山县。隋开皇八年 (588) 改为长杨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

  • 大楼山

   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》:大楼山“在贵池县南四十里。孤撑碧落,若空中楼阁然”。②在今贵州遵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遵义府遵义县:大楼山在“府北百里。上有关曰太平关,亦曰楼山关,亦曰娄

  • 七道泉子

    一名七道营。即今辽宁朝阳市西北七道泉子镇。清光绪重订道光《承德府志》卷7朝阳县西境:“七道营在县治西北十里。”

  • 蜀门

    指今四川、陕西交界之地。唐骆宾王 《送吴七游蜀》 诗: “日观分齐壤,星桥接蜀门。” 唐陈子昂《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》 诗: “蜀门自兹始,云山方浩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