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岐司
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。明、清于此置回岐巡司。
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。明、清于此置回岐巡司。
即朝阳北塔。在今辽宁朝阳市北塔街。
在今云南大理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赵州:三耳山“在州治(今凤仪镇)西里许。有三峰高耸如耳,一名凤仪山。以一支两翼如凤来仪也”。
即保塞砦。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)改为保塞砦。
1913年改茂州置,属四川西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茂县。以茂州为名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县,治威州镇 (今汶川县)。1963年迁驻凤仪镇 (今茂县)。1987年复改茂县。在四川
亦名渭野关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夹山关,“州北五十里有夹山铺。两山壁立,耸峭夹道。山口崎岖,与滁州接界,为南北咽喉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北,观音门外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直渎山 “在城北三十五里,傍有直渎洞,东西有水流入大江”。一说即观音山。嘉庆 《新修江宁府志》 卷6: “直渎山即观音门山,直渎即观音门水也。
北宋置,属岐山县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。元废。在湖南省衡山县西部。面积34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迹桥,人口2500。昔传溪边石板上有马足迹,后在此建石拱桥,故名马迹桥,镇因桥名。195
即今河北清苑县(南大冉)东南东闾乡。明嘉靖《清苑县志》卷1:东南“四十五里曰东闾村”。
唐置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乡。后废。清置晃州巡司于此。唐置,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凉伞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和贵州省三穗县东部、玉屏侗族自治县南
明置柴葫寨巡司,属掖县。在今山东莱州市北五十里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裁。《清一统志》作 “柴胡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