响水桥
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北无定河上。清康熙 《延绥镇志》 卷1: “昔河广半里,水从崖落。明成化中,有僧从水底凿通二窟,河流其下,人行崖上为石梁,是为下响水桥,其上响桥亦然。今旁两窟崩,惟中一窟存,河水过而伏行。”
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北无定河上。清康熙 《延绥镇志》 卷1: “昔河广半里,水从崖落。明成化中,有僧从水底凿通二窟,河流其下,人行崖上为石梁,是为下响水桥,其上响桥亦然。今旁两窟崩,惟中一窟存,河水过而伏行。”
唐龙纪元年 (889) 置,治所在楼烦县 (今山西娄烦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。北宋咸平五年 (1002) 移治静乐县 (今静乐县),熙宁三年 (1070) 废,十年 (1077) 复
今蒙古国鄂尔浑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征和三年(前90),汉军三路北征,“单于自将精兵,左安侯, 度姑且水”。又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章和二年(88),南单于上言云:“北单于创刈南兵,又畏丁令、鲜卑,遁
在今湖北丹江口市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均州:小江口关在“州东南八十里,接光化县界。路出河南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均州:小江口关,“《州志》以为即均口”。
即亦八里城。见刘郁 《北使记》。为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即“亦剌八里”。
①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乐安县:大盘山在“县西北八十里,跨新淦、永丰二县界。有十二峰,环州如盘。志以为宝唐水出此”。②在今湖北通城县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通城县:大盘山“山
即今河北任县北十四里大北张村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任县图:北有大北张。
亦作北猎山。又名北立山。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百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恩平县“天露山”条内:“县东北百里有白猎山, 险峻,有瑶寨。嘉靖三十一年佥事杜璁破瑶贼于此。猎一作腊。”
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薛举传》: 武德元年 (618), “丰州总管张长击 (宗)罗缑,举悉兵援之,屯析墌,以游军掠岐、豳”。又秦王李世民攻薛仁杲,“夜半至析墌
①春秋时指今渤海。《左传》:僖公四年(前656),齐伐楚,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。”即此。②所指因时而异:初为北方远僻地域的泛称;春秋战国时又或指今渤海。《左
在今浙江仙居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仙居县: 青尖山 “在县北十里。万山四合,一峰卓立,亦曰圭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