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台中县

台中县

清光绪十三年(1887)置台湾县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896年设台中县,以位于台湾岛中部而名。此后先后改设台中厅、台中州。1945年改设台中县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。1950年迁治丰原镇(即今台中县)。


在台湾省本岛中部西侧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 2051.4 平方千米。人口152.3万。辖1市、5镇、15乡。县治丰原市。原为高山族泰雅人聚居地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年)置台湾县,为台湾府治。1895年日占后,1896年改名台中县,以位台湾中部而名;1901年改县为厅。1920年改台中州,析州治台中街置台中市。1945年光复后复改州为县。1950年分置台中、彰化、南投三县,县治由台中市迁丰原镇。1978年升丰原镇为县辖市。地处中央山脉北段和雪山山脉南段向大甲溪平原过渡地带,自东向西由山地逐渐降为丘陵、台地、盆地和平原。大甲溪横贯全境,大肚溪、大安溪分别流经县境南北。水力资源丰富,蕴藏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业发达,西部产稻、烟草、木薯、玉米、花生和大豆。水果有甘蔗、菠萝、梨、桃、苹果、香蕉和柑橘。八仙山林场为主要木材产区。渔业以近海捕捞和养殖为主。特产清水鹅、大甲席。工业有铸造、食品加工、制药、橡胶、印刷等。纵贯铁路海线和山线平行穿过西部在南境会合。为台湾西部和东部间的交通枢纽。新建台中港位于西部梧栖镇,沿岸并有大安、丽水等渔港。名胜古迹有铁钻山、八仙山、大雪山、谷关温泉、毗芦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东道宣慰司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广州路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、郁南、罗定、阳春、阳江以东之广东省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

  • 昔剌寨

    在今云南永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镇康御夷州: 昔剌寨 “在州南境。正统六年,大军讨麓川,至金齿,镇康酋闷孟乞降,王骥命别将冉保分兵据其城,因其兵破昔剌寨,移攻孟琏,是也”。

  • 成纪镇

    宋大理置,为善巨郡治。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。元废。

  • 大良城

    亦作大良平城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。南宋为广安军治。后改为西宁军治。

  • 逍遥镇

    亦作小窑镇。即今河南西华县西五十里逍遥镇。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在河南省西华县西部。面积53平方千米,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逍遥,人口1000。汉为强县治,称小陶。唐、宋时名合流镇,亦称小

  • 驻跸

    村名。在山东省曲阜市西南部。属陵城镇。人口 2260。据《陈氏家谱》载:“祖积于唐代来此定居立村。”村民以农业为主。有地毯加工厂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真宗来曲阜祭祀孔子,在此村暂住,故名村

  • 海马滩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端,西南距仙后滩7海里。海马滩东北至西南长约15公里,宽约8.3公里。最浅处水深8.2米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海马滩。

  • 个失蜜

    一名迦湿弥逻。唐西域国名。国都在拨逻勿逻布逻城(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个失蜜“或曰迦湿弥逻。北距勃律五百里,环地四千里,山回缭之,它国无能攻伐。……开元初,遣使者朝。八年,诏册其王

  • 龙耳山

    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龙耳山“周亘五十余里,南接郴州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龙耳山“双峰如龙耳,故名”。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南江县:龙耳山“在县西

  • 永阳山

    在今安徽来安县北。唐置永阳县以此山为名。《寰宇记》卷128永阳县:“本汉全椒县地。唐景龙三年析置,取县北永阳山为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