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渡河
北盘江上源。在滇、黔两省交界处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可渡河“在威宁州南九十五里。《(贵州)通志》:可渡河,在可渡站,流入盘江”。
西江上源北盘江支流。在贵州省西部边境与云南省东境交界处。源于云南省宣威市白马梁子北坡,沿滇、黔两省边界流,经贵州省水城县都格乡岔河口注入北盘江。长154.6千米,流域面积 3076 平方千米。河床自然落差986米,水力资源丰富。河谷深切,沿河山区多林木。
北盘江上源。在滇、黔两省交界处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可渡河“在威宁州南九十五里。《(贵州)通志》:可渡河,在可渡站,流入盘江”。
西江上源北盘江支流。在贵州省西部边境与云南省东境交界处。源于云南省宣威市白马梁子北坡,沿滇、黔两省边界流,经贵州省水城县都格乡岔河口注入北盘江。长154.6千米,流域面积 3076 平方千米。河床自然落差986米,水力资源丰富。河谷深切,沿河山区多林木。
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东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9广州东莞县有东莞盐场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东莞盐场“在新安县东。《县志》,东莞场旧在县南门外,即晋初司盐都尉司也,今移城东”。清设盐课大使。
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宁府:大雪山龙潭“在府西北。上有山,壁立千仞,飞泉泻空而下。潭侧空洞,常有风雷之声”。
即今广西钟山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富川县:“西南有钟山县(镇), 旧治于此,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,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。”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岘山。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索隐引小颜(师古)云:曹水“出陕县西南岘头山,北流入河”。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。其东为东邯水,俱自北而南,流入黄河。《后汉书·马武传》:“永平初,马武击西羌,追击到东、西邯,大破之。”又《西羌传》载:永元中,“侯霸复上复东、西邯屯田五部”。古水名。在今青
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八里大平台。相传为商纣王于此筑苑台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纣“益广沙丘苑台,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”。又《秦始皇本纪》: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“始皇崩于沙丘平台”。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:
①西魏置,属蔚州。北周废。隋仁寿二年(602)复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东华池村东北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华池县:“因县西华池水为名。”大业元年(605)移治东华池。十三年(617)废。唐武德
①北魏筑城,属阴槃县。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旧唐书·李怀光传》:“怀光频率师城长武,以处兵士,城据原首,临泾水,俯瞰通道, 自是为西边要防。”北宋咸平四年(1001)于此置长武县。②隋开皇中筑,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左。一名凤嘴石。相传为楚狂陆通隐居处。明弘治年间改今名。明王世性 《游峨眉山记》: “歌凤台云接舆避楚而隐地也。”
和硕特西右翼后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