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发羌

发羌
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“发”,藏语“”的异译;“羌”,汉代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。东汉和帝永元十三年(101),迷唐羌由青海南迁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 载:“其种落不满千人,远逾赐支河首,依发羌居。”《敦煌吐蕃文书》载: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,为“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”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载:悉补野部落始祖据发羌地,“蕃、发声近,故其子孙曰吐蕃”。发羌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的乃东、穷结等县境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源潭墟

   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源潭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12: 清远县东源潭墟汛。

  • 西拉木伦河

    即黄水河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希拉莫日高勒、塔布河。《清一统志·四子部落》:黄水河“在旗西北五十里。蒙古名西喇木伦。自喀尔喀右翼流入境,东北流出喀伦边”。蒙古语意为“黄色的河”。又称沙拉木伦河,古称饶

  • 青云 (雲) 谱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定山桥附近。东晋大兴四年 (321) 建。为许逊之 “净明真境”。唐改名天宁观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 著名画家朱耷(号八大山人) 偕其弟朱秋月隐居于此。后人改建为“青云圃”。康

  • 唐家市

    一名唐家铺。即今广西兴安县东北十五里湘江左岸塘市。明于此置唐家铺巡司。

  • 牛首山

    ①一作牛头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上元县:牛首山“本名牛头山,有二峰,东西相对”。世传晋室欲立阙,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,故又名天阙山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金兀术趋建康(

  • 泓上

    春秋吴地,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三年 (前482),越伐吴,“吴大子友、王子地、王孙弥庸,寿于姚自泓上观之”。

  • 西零丁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西礁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零丁礁。1947年改名西礁。

  • 陡山

    即斗山。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十年 (869),辛谠运粮钱船 “还至斗山”。胡注: “斗山,在盱眙县,亦曰陡山,临淮流。斗山之东,则古盱眙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1盱眙县:陡山 “

  • 新井县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大桥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86新井县:“县界颇有盐井,因斯立名。” 先天初属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复属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废入南部

  • 权砦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“权砦在(八舟)司南。其前有权砦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