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䜌县

南䜌县

西汉置, 属巨鹿郡。 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。西晋初废,后复置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) 废入柏人县,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复置,属南赵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赵州。大业初改为巨鹿县。


古县名。西汉武帝封赵敬萧王子佗为南䜌侯,后改为县,治今河北省巨鹿县北。属巨鹿郡。更始二年(24年),刘秀与王郎将倪宏、刘奉战于此。西晋废。十六国后赵建武五年(339年)复置,属赵郡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年)废,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复置,改“䜌”为“”,属南赵郡。隋大业初废入巨鹿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

    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梁惠成王十三年 (前357),“与郑鹿”。即此。

  • 通谷水

    即灌水。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灌水 “出松果之山,北流径通谷,世亦谓之通谷水,东北注于河”。

  • 嘉城县

    即嘉诚县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隋曰嘉城,唐曰嘉城,则为松州之所治也。”

  • 乳骆河

    即今青海乐都县北大西沟 (引胜河)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临宗砦: “崇宁三年赐名。南宗堡稍南一十五里乳骆河之西。”

  • 阴石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阴石县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地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阴石县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一带。隋开皇时废。

  • 通达砦

    明初废通达等路五处蛮夷洞长官司置,属酉阳宣慰司。治所无考,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酉阳宣慰司: 通达砦在 “司东南二百五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元置通达等处五路蛮夷洞长官

  • 蜀城

    指今四川成都市。《新唐书·陈子昂传》:子昂上书武后,“蜀为西南一都会,国之宝府,又人富粟多,浮江而下,可济中国”。《旧五代史·王衍传》: 后唐同光三年 (925),魏王继笈统军灭前蜀,“王师入成都。自

  • 白望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梗阳县

    春秋晋置,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……魏戊为梗阳大夫”。即此。西汉废。古县名。春秋晋置,治今山西省清徐县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

  • 麻濛水

    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麻濛水在 “县西三十里。出罗琴山,流经县西南四十里丰头港入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