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石窟寺

北石窟寺

又称寺沟石窟。在今甘肃西峰市西南五十里复钟山崖壁上。据清乾隆六十年《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》及《镇原县志》引自唐碑记载,北石窟为北魏永平二年(509)泾川刺史奚康生开始建造。分上、中、下三层,南北长120米。最高处距地面十余米。北魏的第165窟规模最大,保存最好,窟高14米,长21.7米,宽15.7米。造像以大佛为主,伴以胁侍、弥勒、普贤、阿修罗及佛传故事等。历经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宋各代开凿,共有窟龛二百九十五个,现存造像二千一百二十六躯,石刻及墨书题字一百五十余方。是甘肃规模较大的石窟群之一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又称寺沟石窟。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千米寺沟川蒲、茹两河交汇处东岸。据清乾隆六十年(1795年)《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》及《镇原县志》引自唐碑记载,北石窟为北魏永平二年(509年)泾州刺史奚康生开始建造。窟龛开凿在黄砂岩的崖面上,分上中下三层,南北长120米。最高处距地面十余米。编号165窟(俗称“佛洞”),是窟群中最大、保护最好的一窟。高13.2米,深17.9米,宽21.7米,内造七佛,身高8.1米许;十胁侍菩萨,身高3~4米;二交脚菩萨,高5.8米;还有三头四臂天王,乘象普贤菩萨。前壁门上明窗左右有大型高雕佛本生故事《萨垂那太子舍身饲虎图》,门外两侧雕有金刚力士和狮子。历经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各代开窟造像,现存窟龛295个、塑像 2100 身。石刻及墨书题字150方、碑刻7通。壁画较少,多已残缺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村镇

   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“东张镇”条下:王村镇“在县北二十里”。②清置,属郃阳县。即今陕西合阳县西南王村镇。(1)在山西省襄垣县北部。面积137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

  • 飞越县

    唐仪凤二年(677)析汉源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以飞越岭为名。大足元年(701)属黎州。天宝初废。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天宝初废入汉源县。

  • 南古寨

    北宋置,属同官县。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古寨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 南古砦 “四面皆山峡,一径仅通,其顶宽平”。

  • 尘外亭

   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尘外亭“龚公崖顶有尘外亭,在州治东。形势最高绝,下瞰环城如巨囿,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。东坡诗曰,却立浮云端,俯视万井丽”。

  • 铁赤河

    又作铁池河。即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西之南盘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澂江府路南州: 铁赤河在 “州西四十里。自府境流入,过瓦渡、双龙溪,至州西南,又过兴宁溪,下流入于盘江”。

  • 大黄集

   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大黄集乡。旧属东明县。洪宪元年(1916) 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直隶省东明县东南有大黄集。

  • 达尔达木图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达尔达姆特。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11:达尔达木图卡伦,“此小卡伦,在锡伯营所辖沙巴尔托海卡伦西南一百余里”。

  • 勾阑山

    即勾栏山。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。《元史·史弼传》:至元三十年(1293),“至东董、西董山、牛崎屿,入混沌大洋橄榄屿,假里马答、勾阑等山”。

  • 悬瓮山

    又名龙山、汲瓮山、结绌山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 “悬瓮之山,……晋水出焉。” 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 “正光中,随父之并州。性既恬默,又好山水,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槐树关

    明置,即今陕西洋县东槐树关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 槐树关 “在洋县东五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