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海

北海

①春秋时指今渤海。《左传》:僖公四年(前656),齐伐楚,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。”即此。

②所指因时而异:初为北方远僻地域的泛称;春秋战国时又或指今渤海。《左传》:僖公四年(前656),齐侯伐楚,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。”又《孟子·梁惠王》:谓齐宣王曰“挟太山以超北海”。秦汉以后凡塞北大泽往往被称为北海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奄蔡“临大泽,无崖,盖乃北海云”,指今里海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乃徙武北海无人处”,指今贝加尔湖。《通典》引《经行记》:碎叶国有勃达岭,“岭北流者,尽经胡境而入北海”,指今巴尔喀什湖。

③在今北京市故宫西北侧。本为元代太液池的一部分, 系引玉泉山诸水流注城内的积水湖泊之一。辽、金、元营建离宫, 明、清辟为帝王御苑。有永定寺、画舫斋、五龙亭、九龙壁等胜迹。琼华岛耸立湖中,上有清顺治间所建白塔。1925年辟为公园。


(1)所指因时而异:初为北方远僻地域泛称;春秋战国时又或指今渤海。《左传》僖公四年(前656年):齐侯伐楚,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》:谓齐宣王曰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。”秦汉以后凡塞北大泽,往往被称为北海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奄蔡“临大泽,无崖,盖乃北海云”,指今里海。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乃徙武北海无人处,”指今贝加尔湖。《通典》引《经行记》:碎叶国有勃达岭,“岭北流者,尽经胡境而入北海”,指今巴尔喀什湖。(2)在北京市西城区故宫西北侧。与中南海合称三海。原为天然湖泊,经人工改造而成。现湖面(旧称太液池)面积39公顷。以湖中小岛(琼华岛)为中心,辽、金、元建离宫,明、清为帝王御苑。1925年辟为公园。琼华岛上有清顺治八年(1651年)建藏式白塔(高35.9米),塔周有永安寺、漪澜堂、阅古楼、庆霄楼,沿湖有濠濮涧、静心斋、画舫斋、天王殿、九龙壁、五龙亭、万佛楼等建筑。园中有园,景外有景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苑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北 海 白 塔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头镇

    即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山头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博山县东南有山头集。民国《续修博山县志》卷2《乡镇》作山头镇。(1)在安徽省泗县东北部。面积122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地山

  • 通潮阁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2琼州府: 通潮阁 “在澄迈县治 (今老城镇) 西。宋苏轼尝憩其上。有诗云: 倦客愁闻归路遥,眼明飞阁俯长桥。贪看白鹭横秋浦,不觉青林没晚潮。其后胡铨和韵、李光

  • 巴雅尔河

   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,为入斋桑泊之水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“哈尔巴哈河西北五十余里有巴雅尔河。”

  • 南甸土司

    明正统八年 (1443) 置南甸宣抚司,治所在蛮干 (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)。清乾隆四十二年 (1777) 迁治永安城 (今梁河县东北六里)。后迁遮岛 (即今梁河县治)。民国废。

  • 毗陵宫

    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武进县: 毗陵宫,“隋大业十二年,敕郡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匠,于郡东南起宫苑,周十二里,内为十六离宫,环以清流,荫以嘉木,拟于东都西苑,而奇丽过之。未及

  • 长化县

    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。隋废。

  • 南镇

    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。清 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21保定县: 南镇 “在城 (今文安县西北新镇) 南十八里。按 《保定县志》: 南镇为南北往来孔道,河流环绕,岸有古柏横接如桥,行者便之。《邑志》 谓之柏桥

  • 普格设治局

    1945年置,属西康省。治所在今四川普格县。1952年改为普格县。普格为彝语普基的转音。《普格县地名录》 云: “普基”,彝语意为 “山垭口下的草甸子”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1946年由西昌县析置,治

  • 邕溪

    在今广西南宁市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6邕州 “邕溪” 条引 《寰宇记》 云: “邕州近邕溪,因名。源出钦州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南宁府》:邕溪“在宣化县北十里。源出马退山……南流夹府治入大江”。

  • 阮里河卫

    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,辖区约相当今黑龙江省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