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勐 (猛) 列村

勐 (猛) 列村

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9 威远御夷州: 猛列村,“ 《滇纪》: 威远之地,东八十里至猛列村界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明县

    西汉置,属右北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黄帽山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后。清嘉庆 《峨眉县志》 卷1: 黄帽山在 “县西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曾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为曾州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。天宝后废。

  • 招隐山

    一名兽窟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南七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丹徒县: “兽窟山,一名招隐山。在县西南九里。即隐士戴颙之所居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89润州丹徒县: 招隐山 “梁昭明太子曾游此山读书,因名招隐

  • 香达

    即今青海囊谦县驻地。1933年于此置囊谦县。“香达”,藏语意为 “沟口朝东”。

  • 涪川县

    随开皇五年 (585) 置,属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涪川县: “取涪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黔安郡。唐初属务州,贞观十一年 (637) 移治今思南县,为费州治。五代时废。古县名。隋

  • 钳川郡

    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邓州。治所在钳川县 (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三十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钳川县: “因山为名。” 隋废。

  • 兹氏县

    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南。三国魏移治今汾阳县,为西河郡治。西晋改为隰城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东南。属太原郡。西汉初封夏侯婴为兹氏侯于此。东汉建安中,分匈奴左部居此。三国魏黄初

  • 运塘河

    即今浙江平阳县北至瑞安市飞云镇之塘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平阳县:运塘河“在城北。自县北五里鸣山下,北抵瑞安飞云渡,凡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松烟镇

    清置,属和顺县。即今山西和顺县东南三十八里松烟镇。《清一统志 ·辽州》: 松烟镇 “在和顺县东四十里”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39—1945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置和东县治此。(1)在山西省和顺县东南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