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官砦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兴文县“鸡冠岭砦”条下:“其相近又有内官、钓猴诸砦。……内官砦曰武宁砦,其地广衍,旁皆沃壤,遂均田授甿,即其列雉为城,设官屯戍,诏赐名为建武所。”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兴文县“鸡冠岭砦”条下:“其相近又有内官、钓猴诸砦。……内官砦曰武宁砦,其地广衍,旁皆沃壤,遂均田授甿,即其列雉为城,设官屯戍,诏赐名为建武所。”
俗称“四王冢”和“二王冢”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齐故城南十五里鼎足山和牛山之东,是战国时期田齐六君王墓。附近一带有土冢数十个,故有齐陵之名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今浙江余杭市西五十六里安溪乡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36:“安溪在钱塘县,去北关五十里。”明万历《钱塘县志·纪胜》:“苕溪至此百里,则势缓而渊深,无复崩溃之虑矣。”故名。明洪武中设税课司于此。(1)在浙
辽清宁初改代北云朔招讨司置,属西京道。治所在柔服县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及土默特左、右旗部分地。金属西京路。元省县入州,属大同路。明洪武五年(1372)废。
唐安西都护府属城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西南岸奥图克附近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引贾耽《四夷路程》: “冻城又一百一十里至贺猎城。”
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定辽都卫置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辽东都指挥使司:“东至鸭绿江,西至山海关,南至旅顺海口,北至开原。”辖境相当今辽宁大部和内蒙古及吉林部分地区。明
即今四川开江县南任市镇。清同治《新宁县志》卷2:任市铺“治南七十里。为梁山、绥定往来通衢”。
唐景龙二年(708)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,以防突厥。《元和志》卷4:“于河北筑三受降城,首尾相应,绝其南寇之路。……六月而三城俱就。以拂云祠为中城,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,遥相
①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东南塔山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广宁前屯卫: 塔山堡在 “卫东南六十里”。②明置,属义州卫。在今辽宁义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义州卫: 塔山堡在 “卫东南六十
唐置,为羁縻州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荔波县东北。南宋后废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荔波县东北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打狗河上游地区。属黔州。南宋后废。
①十六国西秦建义元年(385)乞伏国仁置,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,接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北周于此筑城置甘松防,建德六年(577)改置芳州。②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宕州。治所在怀道县(今甘肃宕昌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