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辽县
辽改渤海长宁县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兴辽城(今辽宁辽阳县西南)。金废。
辽改渤海长宁县置,属辽阳府。治所在兴辽城(今辽宁辽阳县西南)。金废。
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梁山县: 福利山 “在县西北五十里。俗名狐狸山。正德中,抚臣林俊以其丰腴,改今名”。
即覆盎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东头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大白杨、小白杨二村之北。《汉书·刘屈氂传》:戾太子军败,“南奔覆盎门,得出”。师古注:“长安城南出东头第一门曰覆盎城门,一号杜门。”
又名太阳关、茅津、陕津、太阳津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西北四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陕州陕县:“有大阳故关。即茅津,一曰陕津。贞观十一年造浮梁。”
①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八里侯村。《寰宇记》卷43晋州赵城县:“女娲墓在县东南五里。高二丈。按《城冢记》:女娲墓有五,其一在赵简子城东五里。”②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0兖州任城县:“女娲
①西周时国,春秋为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二年 (前615),“秦师夜遁。复侵晋,入瑕”。成公六年 (前585),“晋人谋去故绛,诸大夫皆曰: 必居郇、瑕氏之地,沃饶而近盐,国利君乐
即耶懒路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龙流域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恤品路: “耶懒又书作押懒。”
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。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,东北流折西北流,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,称和田河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7: 和阗河 “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,东北流,经和阗城西曰
在今贵州安顺市东。《清 一统志·安顺府》:水桥屯“在府城东三十五里,接安平县界”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松山。明正统九年(1444) 由三沙堡移此。清设烽火镇市。
①台湾土著番社名。指今台湾台南市一带。为山胞西拉雅族赤嵌社的译音。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区。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,副使曾在此登陆取水。②城名。清顺治十年(1653)荷兰殖民者于今台湾台南市筑普罗文查城,华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