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市
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六安县城区析置,属江淮解放区。治所即今安徽六安市。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。5月裁撤,并入六安县。1978年复设六安市。
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六安县城区析置,属江淮解放区。治所即今安徽六安市。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。5月裁撤,并入六安县。1978年复设六安市。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北城内。北魏永熙元年 (532) 高欢败尔朱荣于今河南安阳市东北十六里的韩陵山。东魏于邺北城内原御史台 (一称南台) 改建定国寺,并由温子升撰 《定国寺碑》 以纪功。《寰宇记》
又名火焰山。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。《闽书》: 火焰山 “在松山东南海中断屿,一名屏风屿”。明嘉靖三十八年 (1559) 倭寇犯境,参将黎鹏举等击败之于屏风屿。
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浪头镇。民国《安东县志》卷1:鸭绿江“又西南经三道浪头至大湾村,挂网沟河自西来注”。
西汉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。东汉废。西晋太康四年(283)改置洵阳县。南朝宋复曰旬阳县,属魏兴郡。西魏又改洵阳县。在陕西省南部、汉水两岸,东北、东南与湖北省为邻。属安康市。面积 3
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蒙河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蒙山水 “出蒙山之阴,东流径阳都县南,东注沂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 “ 《旧志》: 在县东南桃墟社,俗名桃墟河,亦名桃曲河。”
即道士洑。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大冶县:西塞山砦“在西塞山北,即道士洑也”。
即五回山。在今河北易县西南,与满城县接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徐水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,世谓之广昌岭。”即“五回山”。
五代方镇名。后晋改永平军置,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后汉改为永兴军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晋置,治京兆府(治今陕西西安市)。领京兆府、棣州。汉改名永兴军。
北宋时改泰州置,治所在海陵县 (今江苏泰州市)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为泰州路。
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锣圩镇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 高井寨巡司移驻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西北锣圩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移高井寨巡检司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