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阵图

八阵图

①又名诸葛亮八阵。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1新都县:“诸葛亮八阵,在县北十九里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72新都县引李膺《益州记》云:“稚子阙北五里武侯八阵图,土城四门,中起六十四魁,八八为行,魁方一丈,高三尺。”今尚存残垒三处。

②亦称八阵碛。相传三国蜀相诸葛亮所造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二里,梅溪河注入长江处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浦沙丘之上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48引《荆州图副》云:“永安宫南一里,渚下平碛上。周回四百十八丈,中有诸葛武侯八阵图。聚细石为之,各高五尺,广十围,历然棋布,纵横相当,中间相去九尺,正中开南北巷,悉广五尺,凡六十四聚。或为人散乱,及为夏水所没,冬水退后,依然如故。”又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“垒西聚石为八行,行八聚,聚相去二丈许,谓之八阵图。”唐杜甫《八阵图》诗云:“功盖三分国,名成八阵图,江流石不转,遗恨失吞吴。”

③在今陕西勉县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(定军)山东名高平,是亮宿营处, ……营东即八阵图也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2西县:八阵图“在县东南十里。诸葛亮叠细石为图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 “督军坛”条引《府志》:“八阵图,在定军山下,图列八阵,聚细石为之,各六十四聚。又有二十四聚,作两层,每层各十二聚,其迹尚存。或为人所散乱,及夏水没,水退如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隆县

    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。景云元年 (710) 改名会昌县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隆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。神龙元年(705) 复改为

  • 伦珠宗

    即伦朱卜宗。在今西藏林周县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1《西招原图》图九作“伦珠宗”。

  • 油榨镇

    即今河北滦县北二十五里油榨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49卢龙县图: 西南有油榨集。在河北省滦县东北部。面积82.1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油榨,人口 3590。 因村民从事榨油业得名。19

  • 姚家荡

    在今江苏盐城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盐城县: 姚家荡 “商贾辏集,为滨海大镇”。

  • 冉庄

    在今河北清苑县西南三十里,清水河北岸。1942年侵华日军向冀中平原进行“五一”大扫荡,实行灭绝人性的“三光”政策,冉庄人民挖掘地道抗日,终于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地下防战结合的完整体系,给日军以沉重打击。

  • 巴尔鲁克卡伦

    清乾隆年间置,在今新疆裕民县西南。清《塔尔巴哈台事宜》卷3:巴尔鲁克卡伦“在额尔格图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松溉镇

    即今四川永川市南松溉镇。清光绪 《永川县志》 卷3: 松溉镇在 “县南九十里。水陆通衢,历朝旧镇。街市断续至两路口十里,贸民数百家。商贾骈集,百货皆备”。

  • 腊 (臘) 壁洞蛮夷长官司

    亦作臈壁洞。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大旺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水田乡 (腊壁司)。清初改为腊壁土司。

  • 巨峰寨

    明嘉靖十三年(1534)建,即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巨峰镇。(1)即今山东省蓬莱市东南巨峰。清在其地设盐场。(2)见“巨峰镇”。

  • 公略县

    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、吉水两县析置,驻水南圩(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)。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。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(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)。1934年10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