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斗溪
在今湖南桑植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福所:八斗溪“在所(今桑植县)北。绕城而西,合永定诸溪水,入(九溪)卫境,合喝堡诸溪。亦名酉水”。
在今湖南桑植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福所:八斗溪“在所(今桑植县)北。绕城而西,合永定诸溪水,入(九溪)卫境,合喝堡诸溪。亦名酉水”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北上占区(曲玛龙),一说在县西北雄龙西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。
即今广西容县、北流两县东南之天堂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4梧州府:天塘山“在容县南一百五十里。上有塘水,旱涝不增减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容县:“《通志》:山周二百余里,南接信宜。多竹木,有石窍出泉
①即医巫闾山之简称。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乾州海北州: “地在闾山之西,南海之北。”②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膺岛。见于清 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亦名濑波山。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88昌元县: 赖婆山 “在县南九十里。四面悬绝。大历四年在山上置行州”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赖波山 “在荣昌县西北。一名赖婆山”。光绪 《荣昌县志》
1935年置,属河北省。治所即今河北黄骅县。1937年改设新海县。1937年由沧县、盐山二县析置,治韩村(今河北黄骅市城关镇)。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改名黄骅县。
俗称大庙。在今四川峨眉市城北四里飞来岗上。创建年代不详。现存建筑为宋、元时期遗物。内有北宋淳化四年(993)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(1327)重修东岳庙记碑。殿正面檐柱三开间,长18.28米, 内柱分成
在今山西河津市。《旧唐书·隐逸传》:王绩“尝躬耕于东皋,故时人号东皋子”。
即今甘肃礼县东盐关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 (盐官) 水北有盐官,在嶓冢西五十许里,相承营煮不辍味与海盐同。故 《地理志》 云,西县有盐官是也。其水东南径宕备戍西,东南入汉水。”
1930年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:“准语,木垒,河湾也。地有河流环抱,故名。”1954年改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
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镇。清设白土汛,有把总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