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佑宁寺

佑宁寺

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)建,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。


在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十乡。藏语全称“郭隆弥勒洲寺”,简称“郭隆寺”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。初建嘉色寝宫、大经堂及一部分僧舍,并建显宗学院。清康熙间,扩建寺殿房舍,增至显宗、时轮、密宗、医明四学院,为湟北地区之最大寺院。雍正二年(1724年)被烧毁。十年修复,雍正帝赐额“佑宁寺”。同治间,佑宁寺大经堂等再次毁于兵燹,由六世土观奉命重建。佑宁寺原共有属寺49座,分布在今青海省互助、大通、乐都、化隆和甘肃省天祝、肃南、张掖等县市地,分别由五大昂管辖。由于属寺众多,且湟北地区不少寺院亦为佑宁寺僧人主持修建,故称佑宁寺为“湟北诸寺之母”。寺创建以来,学经风气浓厚,制度精严,并在拉萨哲蚌寺设有郭隆康村,以便寺僧入藏深造。因此以代出名僧闻名于藏区。该寺第三次毁于“文化大革命”,现虽修复三殿,然规模远不及从前,文物古迹几乎荡然无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格县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峰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。贞观元年(627)废入新昌县。

  • 猪塘保

   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七十四里朱堂店。北齐于此置高安县。

  • 舣舟亭

    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二》: 舣舟亭 “在府治东南三里。宋苏轼常系舟于此,后人因以名亭。亭前有池如偃月,相传苏轼洗砚处”。

  • 五朵山

    本名岐棘山。一名骑立山。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朵山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“初,思烈至邓州,承制授宣差总领黄掴三合五朵山一带行元帅府事。”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平县:“西北有五朵山,产铜。”

  • ①西周国名。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。《左传》:庄公十八年(前676),“初,楚武王克权,使斗缗尹之,以叛,围而杀之,迁权于那处”。杜注:“南郡当阳县东南有权城。”后灭于楚。②战国燕邑。在今河北正定县北。燕

  • 陈家谷口

    在今山西宁武县北阳方镇附近。《宋史·潘美传》:北宋雍熙三年(986),潘美等北伐,“会辽兵奄至,战于陈家谷口”。又《续通鉴长编》云:杨业引兵自石峡路趋朔州,嘱潘美等陈兵于陈家谷口以援,潘却走,杨业无援

  • 三台山

   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一百五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4盱眙军:三台山“在招信县南九十里。保聚之所,上可屯十万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盱眙县:三台山“山有三峰,东、西、南鼎立,上可屯十万众。宋建炎中,刘纲保

  • 居巢侯国

    东汉改居巢县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。后复为居巢县。东汉改居巢县置,治今安徽省桐城市南。晋复改为县。

  • 京苑铁路

    又称南苑支线。即京奉铁路南苑支线。从北京永定门至南苑万字地。全长7.5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动工,次年竣工。原为轻便铁路,1941年改成标准轨距。

  • 红旗洞

    在今湖南溆浦县东二十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红旗洞“五代马希范遣兵收武陵诸蛮至此,见洞中红旗隐隐,遂屯兵于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