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蒙山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沾益州:伯蒙山“在州东南二百里。高出诸山之上”。
在今云南曲靖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沾益州:伯蒙山“在州东南二百里。高出诸山之上”。
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北六十里臧家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栖霞县东北有臧家集。
①元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徽州路置,治所在歙县(今安徽歙县)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改为徽州府。②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)升兴安州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在安康县(今陕西安康市)。辖境相当
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一百八十里。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5:“分防把总署在八石坪。”清嘉庆四年(1799),白莲教龚文玉等曾在此屯聚。
即今广东罗定市。元大德八年(1304)泷水县徙治于此。明万历五年(1577)改置罗定州,1912年改为罗定县。1993年改设罗定市。
又作纳尔吉卫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纳尔吉河流域。后废。
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治所在阳信县 (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)。大业二年 (606) 改沧州,后又改渤海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改棣州,寻废;贞观十七年 (643) 又置,移治厌次县 (今山东
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中部县:“东北七里有上善泉,开成二年,刺史张怡架水入城,以纾远汲。四年,刺史崔骈复增修之, 民获其利。”
在今陕西高陵县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高陵县:“西四十里有龙跃宫,武德六年,高祖以旧第置,德宗以为修真观。”五代梁开平中废。唐代行宫。武德六年(623年)置,在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十四里。七年、八年,高祖幸
黄河最大支流。在今陕西中部。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南鸟鼠山,东流经陇西、武山、甘谷、天水诸县市,横贯陕西渭河北原,南纳斜、涝、丰、浐、灞诸水,北会泾水、洛水,在潼关县入黄河。长787公里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
从八面通(今黑龙江穆棱县)至梨树镇(今鸡西市西南)。长24公里。1924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今为城鸡线的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