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交趾

交趾

①趾一作阯。亦名南交。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昔尧有天下,“其地南至交趾,北至幽都”。

②旧对安南、越南的别称。越南自10世纪30年代独立建国后,北宋称其国为交趾。南宋以后,虽改称为安南和越南,因其国本为古交趾地,故也别称为交趾。


趾,又作阯,或作址。初泛指五岭以南地区,后专指越南中部、北部;一说初指长江下游一带。《墨子·节用篇》、《韩非子·十过篇》、《尚书大传》都说帝尧之地,南至交趾(阯)。因地在南方,故又名“南交”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申命羲叔,宅南交。”西汉平南越后置交趾刺史部于岭南,又在今越南北部置交趾郡。五代越南独立后,宋又曾封其王为交趾郡王。明曾置交趾布政司,故直至本世纪中交趾仍为越南的别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千金堰

   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》:千金堰“在临汾县东北八里。明万历间建。高一丈六尺,阔七尺,长一百二十丈。建闸四,以障涝水。其西北三十步为洞,砌以砖石,高三丈”。②即千金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

  • 黑庄窝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中右所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五十里大黑庄科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黑庄窝堡“官军二百五十一员名。堡南石夹河口可屯兵,堡东夹山儿可按伏”。

  • 桑泉县

    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改猗氏县置,属汾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北周复为猗氏县。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蒲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四十里临晋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12临晋县: 桑泉县

  • 保店街

    亦名包头店。即保安镇。今山东宁津县西南二十五里保店镇。

  • 昆明湖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内。为西山诸泉汇注之湖。金时称金海。元称瓮山泊。郭守敬辟通惠河水源,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水及瓮山沿途诸泉汇注于湖中,湖面增大,流入都城。明代湖内多菱荷,河岸又有亭台之胜,为京城一游览胜

  • 康陵

    ①西汉平帝刘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。《汉书· 平帝纪》: 元始五年(公元5),“葬康陵”。臣瓒注曰: “在长安北六十里。”②东汉殇帝刘隆陵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。《后汉书·安帝

  • 女观山

    ①在今湖北枝城市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夷道县“县北有女观山,厥处高显, 回眺极目。古老传言,昔有思妇,夫官于蜀,屡衍秋期,登此山绝望,忧感而死, 山木枯悴,鞠为童枯。乡人哀之,因名此山为女观焉。葬之山

  • 江甸子

    即今吉林通化县西南江甸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通化县图:西南有江甸。

  • 赤金山

    即今安徽当涂县北十里大金山。《元和志》卷28当涂县:赤金山“出好铜与金类,《淮南子》、《食货志》所谓丹阳铜也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。曾以产好铜著名,古谓之丹阳铜。

  • 乞思合儿

    即可失哈耳。今新疆喀什市。《蒙兀儿史记·成吉思汗纪》:太祖十三年(1218),令降将曷思麦里传乃蛮主曲出律首级,“徇下乞思合儿、兀里羌、兀丹”。见“疏勒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