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都水
一作洛都水。即今青海东部湟水。《元和志》卷39湟水县:湟水“名湟河。亦谓之乐都水。出青海东北乱山中, 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”。
一作洛都水。即今青海东部湟水。《元和志》卷39湟水县:湟水“名湟河。亦谓之乐都水。出青海东北乱山中, 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”。
即申港。在今江苏江阴市西。《新唐书·韩滉传》:唐永兴初,韩滉镇润州,“造楼船三千柁,以舟师由海门大阅,至申浦乃还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2江阴军江阴县:申浦“春申君开申浦,置田”。因名。又称申港。即今江苏省
1914年改建昌县置,属热河热河道。治所在塔子沟 (即今辽宁凌源市)。民国 《凌源县志》:“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土金塔,谨援沁源、桃源之例,呈請转咨准改凌源县,此定名之理由也。” 即以地处大凌河之源为名
①在今河北宣化县东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三》: 泥河 “自关子口西南流四十里与洋河合。即古黑城川水也”。②在今辽宁盖州市东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盖州卫: “又东有泥河,南有清河……下流皆入于海。”《
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南四十里来苏镇附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1昌州: 松石 “永川来苏镇相近有松花石,石质而松理,横松树间。或二三尺许,大可合抱,然不过相望数山有之,俗名为雷烧松。或云: 杜诗所谓万年松化
明置,属盖州卫。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南大白庙子东北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2: 梁房口关“ (盖州) 卫西北九十里,海运舟由此入辽河”。产盐。
在今河南汤阴县西南七里。西晋侍中嵇绍葬处。《寰宇记》 卷55汤阴县浣衣里引 《邺中记》:“惠帝师败汤阴,千官皆走,独绍端冕帝侧,以身捍主,遂至见害,血溅御衣。及事宁,左右欲浣之,帝曰: ‘此嵇侍中血,
亦名柏山。在今辽宁朝阳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 柏山 “亦名烽台山。山有十六峰,盘郁四十余里。山顶有辽安州城废基,断井颓垣,犹可辨识,山半有辽买岩寺旧址,乾统八年耶律劭碑尚存”。
①又名洛涧。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凤阳府怀远县: “又西南有洛水,与寿州分界,径县南新城村入淮。”②在今山东莒县西北四十里。出檀特山阴,东南流入于沭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 “沭
又名五女山。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: 舡山 “四山随拥,咸若海潮,乘风飘泊,而此山宛如巨舟,自北而东。下有井。旧名五女山”。
即钟繇坞。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十四里中王村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湨水又东径钟繇坞北,世谓之钟公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