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邛郡

临邛郡
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临邛县 (今四川邛崃市)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6邛州: 临邛 “南接邛崃山,因名临邛”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邛州复置,治所仍在临邛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、大邑、蒲江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邛州。
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雅州置,治所在严道县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、荥经、汉源、天全、卢山、名山、蒲江、邛崃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改为雅州。


(1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置,治临邛县(今四川邛崃市)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雅州复置。治严道县(今雅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、邛崃、蒲江、名山、芦山、天全、荥经、汉源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改为雅州。(2)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邛州为临邛郡。治临邛县(今四川邛崃市)。辖境同邛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顺场

    ①旧名紫打地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改名安顺场,属越嶲直隶厅。即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西岸安顺场彝族乡。光绪《越嶲厅志》卷2:安顺场取“山镇六安、河流顺轨”为名。清同治二年(1863),太平天国石

  • 马领县

    西汉置,为北地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颜师古注:“川形似马岭,故以为名。”东汉废。即“马岭县(1)”。

  • 沙马寺

    元建,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沙马乡。

  • 巨口关

    明置,属邵阳县。在今湖南新邵县西北四十里巨口铺乡。

  • 铁幡竿渠

    元上都渠名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。《元史·郭守敬传》: 大德二年 (1298),“召守敬至上都,议开铁幡竿渠”。即此。

  • 碧云 (雲) 洞

   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。有上、下二洞。上洞口在山腰,有明代题刻 “碧锁云封” 四字,称天洞,洞口大厅高50余米,宽80余米。下洞口在山麓,有嘉靖三年 (1524) 题刻 “水洞” 二字,称地洞,

  • 延吉府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改延吉厅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在延吉冈(今吉林延吉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延吉、图门、龙井市等地。1913年降为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延吉厅置,治今吉林省延吉市。无属领。1913

  • 恶道山

   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灵丘县: “恶道山在县东北二十里,山路崎岖,峻险难行,因名。”

  • 鄜延路

    北宋庆历元年 (1041) 置,治所在延州(后升为延安府,治今陕西延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、黄龙、洛川、宜君等县以北及清涧河以南地。金皇统中置总管府。蒙古废。北宋庆历元年(1041年)析陕西路沿边

  • 北和州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。贞观三年(629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临泉县(今山西临县西)。贞观三年(629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