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榆县
清乾隆二年 (1737) 改山海卫置,属永平府。治所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移治今抚宁县东北海阳镇。1954年废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二年(1737年)析抚宁县、滦州地,改山海卫置,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,属永平府。1949年迁治海阳镇。1954年并入秦皇岛市和抚宁县。
清乾隆二年 (1737) 改山海卫置,属永平府。治所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移治今抚宁县东北海阳镇。1954年废。
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二年(1737年)析抚宁县、滦州地,改山海卫置,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,属永平府。1949年迁治海阳镇。1954年并入秦皇岛市和抚宁县。
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北袁驿镇。清光绪《梁山县志》 卷3: 袁坝驿在 “县西九十里”。清彭孙贻《流寇志》 卷4: 崇祯十三年 (1640),过(天星) 关索率义军 “自李子坎东奔达州,屯袁坝驿”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石城县置,为通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37通川县: “以地带四达,故曰通川。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,天宝初为通川郡治,乾元初为通州治。
即今浙江省海宁市(硖石镇)东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海宁县:“以刘宋沈景葬此而名。”
即今江苏泰兴市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泰兴县徙治于此。
在今广东新丰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长宁县: 雪洞山 “中有大雪、小雪二峰。其南又有雪山,俱以冬春积雪而名。岭南地暖,独此三峰有雪,故为奇也”。
元初改石砫安抚司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悦来乡古城。后改为石砫安抚司。
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。旧为呼玛县治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2:“县治土名西尔根。”
即苟屚县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。《宋书·州郡》:交趾太守有“句漏令,汉旧县”。
藏语译称异名,又名芒域。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。古为羊同国属,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。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,治所在今列城,为阿里三部之一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置,治所在华亭县(今上海市松江县)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。十五年(1278)改为松江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置,治华亭县(今上海松江区)。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