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水泉

丰水泉

在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。《北史·氐传》:“汉建安中,有杨腾者,为部落大帅。腾勇健多计略,始徙居仇池,方百顷,因以为号。四面斗绝,高七里余,蟠道三十六回,其上有丰水泉,煮土成盐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固城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北八里尧山之阳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:“自永嘉丧乱,青州沦没石氏。东莱人曹嶷为刺史,造广固城。”为青州治所。《元和志》卷10称:“有大涧甚广固,故谓之广固。”南燕慕容德建都于此。东晋义熙五

  • 石通洞

    在今湖北建始县西三里朝阳观下。宋黄庭坚游此洞,镌“涪翁”二字于石上,并留诗纪胜曰:“古木萧萧洞口风,昔人曾此出樊笼。崖前况有涓涓水,好涤尘襟去效翁。”在湖北省建始县城西朝阳观下。相传为古时五峰禅师修行

  • 酉阳寨

    元置,属酉阳州。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三年(1326),“绍庆酉阳寨冉世昌及何惹洞蛮为寇”。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元置酉阳州于此。泰定三年(1326年)酉阳寨

  • 郯城县

    唐元和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。寻省入临沂县。元末复置,属沂州。移治今山东郯城县。清属沂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琅玡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东南部,邻近江苏省。属临沂

  • 两母桥

   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南溪县志》卷2:两母桥“在县北十五里。亦名两木桥。为北达富顺孔道。自昔山径崎岖,每夏涨水,人皆病涉。相传有姑媳皆孀者,捐家资建此桥,因名。后人叠次增修,行人利之”。

  • 东山

   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东山在“卫(独石城)东三十里。极高峻。上有墩台,可了三百余里”。②即土山。在今江苏江宁县(东山镇)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东山”条:“上元

  • 库山

    又名嶂山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。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九年(635),“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,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,轻兵走入碛”。古山名。又称嶂山。即今青海

  • 九华府

    元末农民战争期间,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(1361)改池州路为九华府,治所在贵池县(今安徽贵池市)。寻改为池州府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池州路置,治贵池县(今池州市贵池区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

  • 金陵镇

    北宋置,属江宁县。即今江苏江宁县南陶吴镇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“金陵镇在江宁县南六十里。本陶吴铺,景德二年改为镇。” 元设税务于此。(1)古镇名。北宋景德二年(1005年)置,即今江苏省南京

  • 八里堤

    在今河北河间市南八里铺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河间府河间县:八里堤“在府南八里庄,自苏家口迄徐家口,亘二十里,以防涨水。亦万历中修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