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路市
即今湖南湘潭县南中路铺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“涂田市”条下:“中路市在(湘潭)县西七十里。”
即今湖南湘潭县南中路铺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“涂田市”条下:“中路市在(湘潭)县西七十里。”
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 (松柏镇) 西十里盘水乡。旧属房县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房县:盘水河市 “在县西一百八十里”。
即今西藏班戈县北孔纳木错。产白盐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公努木擦噶等十一盐池“在喇萨西北七百余里。一名公努木擦噶,一名里牙尔擦噶,一名吕布擦噶,一名牙根擦噶,一名那木鄂岳尔擦噶,一名苦公擦噶,一名必老擦
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东吉屿“周围里余”。
秦亡后项羽封英布置,都六县(今安徽六安市东北)。辖九江、庐江二郡,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大部与江西全境。后改名淮南王国。秦亡后项羽封英布置,都六县(今安徽六安市东北)。辖九江、庐江二郡,相当今安徽省淮河以
明成化十二年(1476)置,属郧阳府。治所即今湖北竹溪县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以治所在竹溪之北而名。”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许州一》: 沱沟 “在郾城县东南五十五里。汝水别流也”。
明置,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南柴河堡乡。明《全辽志》 卷2: 中固城有柴河堡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卷74开原县: “柴河自清原境西北流径柴河村南,村为明柴河堡故址。”即“柴河寨”。
即沂海。唐方镇名。元和十四年 (819) 置,治沂州 (今山东临沂市)。领沂、海、兖、密四州。乾宁四年 (897) 改为泰宁军节度使。即“沂海”。
①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:赤土山“在司城东三十里”。②在今甘肃礼县东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秦州一》:赤土山“土色如硃,亦名红土山。山脉自宁远县界迤逦至此,持起一峰,绝顶
①隋开皇六年(586)建,即今河北正定县城内隆兴寺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改名龙兴寺。清康熙年间定名隆兴寺。②在今浙江嵊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一》:龙藏寺“在嵊县北四十五里。梁天监二年建,号龙宫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