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广汉郡
三国蜀建兴二年(224)分广汉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广汉县(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)。一说治所在郪县(今三台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、射洪、中江、遂宁等市县地。西晋初改置广汉郡。
三国蜀建兴二年(224)分广汉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广汉县(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)。一说治所在郪县(今三台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、射洪、中江、遂宁等市县地。西晋初改置广汉郡。
又称铜瓦寺。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北十四里鸣凤山。建于明万历三十年(1602), 系仿湖北武当山金殿样式铸造, 称太和宫。崇祯十年(1637)殿被移往宾川鸡足山。现存金殿建于清康熙十年(1671),在殿中横
在今四川广安县南。《元史·李忽兰吉传》: 至元六年 (1269),“授昭勇大将军,夔东路招讨使,以军三千,立章广平山寨,置屯田,出兵以绝大梁平山两道”。
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钦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灵山县: “北有洪崖山,洪崖江出焉,经县东,与罗阳山水合,为南岸江,南流为钦江。”
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城西十里胭脂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 引《江南通志》称:天生桥“高十二丈。明洪武十年,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河,因石势而成,故名”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天
即盐水港。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北盐水镇。
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河北岸思陵。宋属邕州左江道。元属思明路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废,二十一年(1388) 复置,直隶广西布政司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南部地。清属太
清置,属榆次县。在今山西榆次市北八里王湖村。
1914年由岱北道改置,属山东省。治历城县 (今山东济南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东无棣、阳信、乐陵、商河、济阳、齐河、济南、长清以东,东营、垦利、博兴、桓台、淄博市西部、莱芜以西,肥城、泰安、新泰以北地区。
在今河北定州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:阅古堂“宋韩琦帅定州时建。摭前代良守将事实凡十六条,绘于左右壁,琦自为记”。
五代十国之一。唐大顺元年 (891) 王建攻取成都。天复三年 (903) 唐封为蜀王。天复七年(907),蜀王王建称帝于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,国号大蜀,年号成武,史称前蜀。辖州六十四,县二百四十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