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坊
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下房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置石井巡司于此,元废,移至今晋江市西南安海镇。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西部、英山尖东北麓。古坊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000。因境内多似鼓形山凸,又有印染、面粉等作坊,故名鼓坊,后谐音为古坊。古坊又分上坊与下坊,此为下坊,故名。盛产茶叶、蚕茧、香菇、茯苓等。有茶叶初制、木材加工等厂和蚕茧站等。有公路接318国道。
即今福建南安市南下房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置石井巡司于此,元废,移至今晋江市西南安海镇。
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西部、英山尖东北麓。古坊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000。因境内多似鼓形山凸,又有印染、面粉等作坊,故名鼓坊,后谐音为古坊。古坊又分上坊与下坊,此为下坊,故名。盛产茶叶、蚕茧、香菇、茯苓等。有茶叶初制、木材加工等厂和蚕茧站等。有公路接318国道。
即今江西龙南县西南程龙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龙南县图: 西南有程龙墟。
①在今河北抚宁县南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 紫荆山 “下临洋河,麓有立石,状如妇人”。即此。② 一名紫金山。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南约六十里紫金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 马邑县: “紫荆山在县南五十
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安仁县 “月岭寨” 条下: 曹婆山寨 “山势险, 径路深僻。 旧有寨, 今为山寇窟穴”。
清道光二十年 (1804) 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北七十里保安藏族乡北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同治末,越嶲彝族反,“前锋罗应旒出清溪,抚大树堡、左右王岭各土司,进驻保安”。即此。
一作东长寿。即今河北新乐市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东常寿。1958年新乐县迁冶于此。1992年改设新乐市。
又名临渠城。石赵所置,因临泃水而名。在今河北三河市东南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泃河“又东南径临泃城北,屈而历其城东,侧城南出”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临泃县于此。
①在今江西宜黄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 “宜黄水” 条: “宜水源出县东南军山,黄水源出县南黄土岭,皆北流至县东合流,名宜黄水。”②一名宜溪水。在今湖南常宁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常宁县: “宜
明洪武初置,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都昌县:团山驿在“县西南一里”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南。属都昌州。明改为驿。
即今四川绵阳市东之魏城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魏城县:洛水堰“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”。《九域志》卷7魏城县“有安西水”。
即今四川西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旄牛: “鲜水出徼外,南入若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