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蔡县

上蔡县

①战国韩置,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十里。秦属陈郡。西汉属汝南郡。南朝宋徙治悬瓠城(即今河南汝南县)。北魏神龟三年(520)改置临汝县。

②东汉灵帝析建城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即今江西上高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豫章郡刘昭补注引《豫章记》:“上蔡民分徙此地,立名上蔡。”西晋更名望蔡县。

③北魏置,为汝南郡治。治所在悬瓠城(今河南汝南县)。隋开皇初为豫州治。大业三年(607)改为汝阳县。

④北魏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南齐置,为齐兴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北周属汉东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汉东县。

⑥隋大业三年(607)改武津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即今河南上蔡县。唐属蔡州。元属汝宁府。明洪武初废。四年(1371)复置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东汉中平中分建城县置,治今江西省上高县西。属豫章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望蔡县。(2)南朝齐置,治今湖北省钟祥市北。为齐兴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汉东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东南部。属驻马店市。面积1504.4平方千米。人口135.9万。辖7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蔡都镇。古为蔡地。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叔度于此,为蔡国。《史记·管蔡世家》:“武王已克殷纣……封叔度于蔡。”即此。春秋为上蔡邑。战国韩置上蔡县,治今县西南。西汉为汝南郡治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汝宁府上蔡县:“春秋时为楚所侵,迁于新蔡,因以此为上蔡。”南朝宋于县东北部析置武津县。北魏神龟三年(520年)改上蔡县为临汝县。北齐废武津、临汝二县。隋初复置武津县,大业三年(607年)改武津县为上蔡县(治今上蔡县城)。唐贞观年间废,寻复,属蔡州。宋因之。金属镇南军。元、明、清属汝宁府。1913年属豫南道,1914年属汝阳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信阳专区,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,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,2000年属驻马店市。地处淮河平原,地势平坦,洪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芝麻、油菜籽、烟叶。工业有化肥、机械、纺织、酿酒、砖瓦、制革等。开龚、周遂公路在县城交会。名胜古迹有蔡国故城、十里铺遗址、高岳遗址、光武台遗址、伏羲画卦亭、蔡侯玩河楼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年港

    古港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。一说即今加里曼丹北岸的文莱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万年港“凌门正湾为之引从,仿佛相望”。

  • 凤凰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太谷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凤凰山“在太谷县南十里,以形似名。上有三浮图”。②在今山西潞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潞城县:“凤凰山在县西北五里。一名天冢冈。顶有风洞,中有玉女泉。”③

  • 铁炉寨

    即今甘肃文县西南铁炉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文县: 铁炉寨 “在县南四十里……宋置”。

  • 松峰场

   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松峰乡。清光绪 《资州直隶州志》 卷3仁寿县: 松峰场 “在县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多喜山

   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9梁山军:多喜山“距军西南五十里。山或有丹光夜现,则是境之人必多有喜事,故名。陈希夷常修道于此,石枕存焉。有雌雄二泉,名浴丹井,春夏则左盈右竭,秋冬时右盈左竭”。

  • 淮南国

    西汉高祖五年 (前202) 以九江、衡山、庐江、豫章四郡置,治所在六县 (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),十一年 (前196) 徙治寿春县 (今寿县)。文帝七年 (前173) 废。十六年 (前164) 以

  • 云泽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鄀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洲区(故江陵县)东南。北周属监利郡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长陵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西豫州。治所在长陵县(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)。北齐废。南朝梁萧衍置,治长陵县(今河南息县东长陵集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息县地。属光州。北魏属东豫州。北齐废。

  • 龙头影营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条:“迤南有龙头影营……在县北江东岸。”

  • 太白镇

    即今江西婺源县西南太白乡。清光绪《婺源县志》卷9:太白巡司在“县西南七十里”。(1)在江西省婺源县南部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太白司,人口1600。唐初金姓建村,传诗人李白曾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