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至治中 (1321—1323) 置,属漳州路。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后至元三年 (1337)移治今平和县 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
在今北京宣武区和平门外。辽名海王村,金称海王庄。元、明设琉璃窑厂,以专供宫殿、庙宇琉璃瓦件而闻名,改称琉璃厂。清初古董、书商在此经营,乾隆年间因修四库全书,学者文人群集于京城,琉璃厂古籍碑帖、字画、金
①即今河北正定县城内隆兴寺。创建于隋开皇六年(586),原名龙藏寺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改名龙兴寺。清康熙年间定名隆兴寺。②唐建。在今山西新绛县城内。寺内有碧落碑。碑文刻于唐总章三年(670)。书法
在今云南云县东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习弥山“高逾千仞,下瞰苍江。一作昔弥山”。
又作蒲峪、扶余。金置,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东北金城乡古城村。因地当古扶余国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、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东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黑河、伊春市北部,外兴安岭 (今俄罗
在今山西芮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芮城县: 通泽泉 “在县东八里,流合县西北十三里之地皇泉,……有灌溉之利”。
亦作铁门山、铁门关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约二十六里。为中亚南北交通所经,左右皆山,形成狭径,唐代为史国与吐火罗之分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: 铁门峡 “在渴石城之西。悬崖绝壁,高数十仞,径路
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。明初置安顺州治此。成化中移治普定卫城(今贵州安顺市)。万历三十年(1602)升为安顺府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建,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清平县:“南有鸡场关。”
在广东广宁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 黄沙营 “明嘉靖十二年置。一名南绥营。当大罗山之襟喉,各峒瑶出入由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