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鲛人泣珠

鲛人泣珠

旧题汉郭宪洞冥记》卷二:“〔吠勒国人〕乘象入海底取宝,宿于鲛人之舍,得泪珠,则鲛所泣之珠也,亦曰泣珠。”晋张华博物志》卷九:“南海外有鲛人,水居如鱼,不废织绩,其眼能泣珠。从水出,寓人家,积日卖绡。将去,从主人索一器,泣而成珠满盘,以与主人。”后以“鲛人泣珠”指传说中的鲛人流泪成珠。《镜花缘》二十回:“此地既无城郭,这些桑人都以桑林为居,以桑为食,又能吐丝,倒像鲛人泣珠光景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文选·左思〈吴都赋〉》:“泉室潜织而卷绡,渊客慷慨而泣珠。”晋·刘逵注:“鲛人,水底居也。俗传鲛人从水中出,曾寄寓人家,积日卖绡。……鲛人临去,从主人索器,泣而出珠满盘,以与主人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八○三引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曰:“鲛人从水出,寓人家,积日卖绢。将去,从主人索一器,泣而成珠满盘,以与主人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南海水底居住有鲛人,善于织绡,哭泣时眼中流泪成珍珠。鲛人出水寄居人家,每日卖绡,临行时哭出一盘珍珠送给主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精美的纺织品,也指手帕; 亦以“珠泪”等形容女子的眼泪; 或咏海中奇事。

【典形】 冰绡清泪、波泪、蛟女绢、鲛工、鲛泪、鲛帘、鲛人、鲛人泣珠、鲛人泪、鲛人雨泣、鲛丝、鲛绡、鲛珠、泪绡、泪作珠、泣珠报恩、泣珠人、泉客珠、织绡、珠进泪、珠泪、鲛室泻琼瑰、鲛盘千点、鲛人织绡、绡夺烟雾、海上得绡、洒泪成珠、泪有鲛人、玉盘迸泪、鲛宫物、鲛人珠、珠有泪。

【示例】

〔冰绡清泪〕 宋·周密《珍珠帘·琉璃帘》:“难比。是鲛人织就,冰绡清泪。”

〔波泪〕 宋·莫仑《摸鱼儿》:“最怜西子,尚簿薄云情,盈盈波泪,点点旧眉妩。”

〔蛟女绢〕 唐·元稹《和乐天送客游岭南》:“贡兼蛟女绢,俗重语儿巾。”

〔鲛工〕唐·皮日休《奉酬鲁望见笑鱼笺之什》:“轻如隐起腻如饴,除却鲛工解制稀。”

〔鲛泪〕 明·高启《钱舜举画美人摘阮图歌》:“滴尽冰盘老鲛泪,阿咸帐底醉初醒。”

〔鲛帘〕 宋·钱惟演《清风》:“鲛帘移乱影,瑶瑟泛余哀。”

〔鲛人泣珠〕 清·李来泰《中山贡使入朝纪事》:“已闻圣主方焚玉,何用鲛人更泣珠。”

〔鲛人泪〕 宋·杨亿《此夕》:“鲛人泪有千珠进,楚客愁添万斛多。”

〔鲛人雨泣〕 清·钱谦益《丁亥夏为清河公题》:“钓竿莫拂珊瑚树,珍重鲛人雨泣时。”

〔鲛丝〕 唐·李商隐《玄微先生》:“龙竹裁轻策,鲛丝熨下裳。”

〔鲛绡〕 唐·李商隐《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》:“蛮僮骑象舞,江市卖鲛绡。”宋·陆游《钗头凤》:“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”

〔鲛珠〕 宋·刘辰翁《宝鼎现·丁酉元夕》:“又说向灯前拥髻,暗滴鲛珠坠。”

〔泪绡〕 唐·顾况《送从兄使新罗》:“帝女飞衔石,鲛人卖泪绡。”

〔泪作珠〕 宋·梅尧臣《依韵和秋夜对月》:“虫催织妇机成素,露逼鲛人泪作珠。”

〔泣珠报恩〕 唐·李颀《鲛人歌》:“泣珠报恩君莫辞,今年相见明年期。”

〔泣珠人〕唐·王维《送李判官赴江东》:“遥知辨璧吏,恩到泣珠人。”

〔泉客珠〕 唐·杜甫《客从》:“客从南溟来,遗我泉客珠。”

〔珠迸泪〕 宋·宋祁《落花》:“沧海客归珠迸泪,章台人去骨遗香。”

〔珠泪〕 宋·姜夔《探春慢·过霅溪》:“长恨离多会少,重访问竹西,珠泪盈把。”


【词语鲛人泣珠】  成语:鲛人泣珠汉语词典:鲛人泣珠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飞凤翔

    源见“九五飞龙”。喻帝王的兴起。唐杨炯《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惟汉光武龙飞凤翔,举新市之八千,破王寻之百万,则南阳之佐命动于天矣。”并列 比喻帝王的兴起。唐·杨炯《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惟汉光武~

  • 壬寅宫变

   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发生的宫女谋刺皇帝的事变。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,而20余年深居宫中,荒淫享乐,不理朝政。他见曹妃貌美,很是喜爱,便把她册封为端妃,晚上留宿端妃宫中。宫女杨金英等侦察到

  • 窃符救赵

    《史记.魏公子列传》:“魏安釐王二十年(公元前二五七年),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,又进兵围邯郸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,数遗魏王及公子书,请救于魏。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。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:‘

  • 汉南老

    源见“桓公柳”。咏柳树。唐杜甫《柳边》诗:“汉南应老尽,霸上远愁人。”

  • 鼎湖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崩逝。《周书.静帝纪》:“先皇晏驾,万国深鼎湖之痛。”亦借指帝王或帝王的葬地。《陈书.沈炯传》:“臣闻乔山难掩,鼎湖之灵可祠。”唐杜甫《行次昭陵》诗:“壮士悲陵邑,幽人拜鼎湖

  • 骨买千金

    源见“千金市骨”。喻渴求贤才。元马祖常《试院杂题》诗之二:“计偕万里人交趾,骨买千金马月题。”

  • 殿试

    科举时代,天子亲试士于殿廷,称为“殿试”。唐武后天授元年(690)二月,武后策试贡人于洛阳殿,为殿试之始。宋开宝六年(973),宋太祖在讲武殿,复试进士宋准等,从此遂为常制。《明史.选举志》:“三年大

  • 拜嘉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“穆叔如晋,报知武子之聘也,晋侯享之。金奏《肆夏》之三,不拜。工歌《文王》之三,又不拜。歌《鹿鸣》之三,三败。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。……对曰:‘……《鹿鸣》,君所以嘉寡君也,敢不拜

  • 雨垫巾

    同“角巾折”。宋陆游《射的山观海》诗:“射的山前雨垫巾,篱边初见一枝新。”

  • 走丸逆坂

    源见“走丸”。喻所求与所行相悖,难以如愿。《旧唐书.李密传》:“芳饵之下,必有悬鱼。惜其重赏,求人死力,走丸逆坂,匹此非难。凡百骁雄,谁不仇怨?”【词语走丸逆坂】  成语:走丸逆坂汉语大词典:走丸逆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