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炼石娲皇”。清江顺诒《集贤宾.汪咏之大令挽歌》套曲:“一官结局,好梦落谁家?有诏修文,天上下难觅人间炼石娲。”
源见“打草惊蛇”。形容担惊受怕。明陆采《怀香记.引示池楼》:“花影频移月渐斜,恍惚心惊打草蛇。”
专指写给皇帝看的书信,如宋王安石有《上皇帝万言书》。宋代赵升《朝野类要》卷四:“万言书,上进天子之书也;若上公侯,则名之曰长书。”【词语万言书】 汉语大词典:万言书
东汉.班固传《汉书.孙宝传》:“豺狼横道,不宜复问狐狸。”唐.欧阳询等编修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汉安元年(公元一四二年),先遣八使,巡行风俗,余人受命之部,而张纲独埋轮(谓停车不行)于
唐.杜甫《腊月》诗:“侵陵雪色还萱草,漏泄春光有柳条。”原指春光通过柳条之色而泄露,后借指男女私情泄漏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本待要安排心事传幽客,我则怕漏泄春光与乃堂。”述宾 透露春天
见“风行草偃”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审举》:“引用驽庸,以为党援,而望~,庶事之康,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,弦不调而索清音哉。”【词语风向草偃】 成语:风向草偃汉语大词典:风向草偃
《左传.僖公十年》:“夏,周公忌父、王子党会齐隰朋立晋侯,晋侯杀里克以说。将杀里克,公使谓之曰:‘微子,则不及此。虽然,子弑二君与一大夫,为子君者,不亦难乎?’对曰:‘不有废也,君何以兴?欲加之罪,其
同“习家饮”。宋苏轼《奉和成伯兼戏禹功》:“无限小儿齐拍手,山公又作习池游。”
《吕氏春秋.古乐》:“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。伶伦自大夏之西,乃之阮隃之阴。取竹于嶰溪之谷,以生空窍厚钧者,断两节间,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,以为黄钟之宫,吹曰舍少。次制十二筒,以之阮隃之下,听凤皇之鸣,以别
源见“六鹢风”。指遇风而退。清袁枚《净慈寺回舟湖中风雨暴作》诗:“小舟如鹢退,高浪比人长。”【词语鹢退】 汉语大词典:鹢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