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铜臭

铜臭

后汉书.崔寔传》:“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,得为司徒……烈于是声誉衰减。久之不自安,从容问其子钧曰:‘吾居三公,于议者何如?’钧曰:‘大人少有英称,历位卿守,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;而今登其位,天下失望。’烈曰:‘何为然也?’钧曰:‘论者嫌其铜臭。’”后因以“铜臭”讥讽用钱买官或唯利是图的人。唐李商隐《为桂州卢副使戡谢聘钱启》:“丙科擢第,未全染于桂香;盛府崇知,却自惊于铜臭。”宋梅尧臣《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.诗癖》:“试看一生铜臭者,羡他登第亦何频。”


人们常用 “铜臭”来讥讽那些品德不好的有钱人,自古而然。如唐·皮日休 《吴中苦雨寄鲁望》: “吴中铜臭户,七万沸如臛( huò) 。”臛,肉汤。

钱为什么是 “铜”,又为什么臭? 读了 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就恍然大悟了。东汉崔烈以钱五百万买得司徒的官职,一时名重于世。他在得意之余,问他的儿子道: “我现在位居三公,人们有没有什么议论啊?”其子崔钧回答说: “是听到有些议论啊! 别人说官位是高了,不过嫌它有铜臭味!”当时的钱是铜铸造的,意思是用钱买来的官有什么光彩呢? 谁又看得起呢? 后世遂以 “铜臭”讥讽品德不佳的有钱人。今人说 “有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”,其义亦是如此。


【词语铜臭】   汉语词典:铜臭

猜你喜欢

  • 曳落河

    古回纥语,健儿的意思。《新唐书.房琯传》:“彼曳落河虽多,能当我刘秩乎?”唐代姚汝能《安禄山事迹》卷上:“养同罗及降奚、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为己子,及家童校弓矢者百余人,推以恩信,厚其所给,皆感恩竭诚,

  • 习蓼虫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八南朝宋.鲍明远(照)《放歌行》:蓼虫避葵堇,习苦不言非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楚辞》曰:‘蓼虫不徙乎葵藿。’东汉.王逸曰:‘言蓼虫处辛辣,食苦恶,不徙葵藿食甘美者也。’”蓼草中有一种虫子,

  • 灵查

    同“灵槎”。唐杜甫《喜晴》诗:“汉阴有鹿门,沧海有灵查。”【词语灵查】   汉语大词典:灵查

  • 付诸东流

    同“付之东流”。梁启超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二:“问其所以异于彼辈者,则多藏此一片故纸于箧底而已,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,遂付诸东流。”戈茅《关于屈原》:“屈原的爱国主张终不得达,遂愤慨悲观,怀沙

  • 访落

    《诗.周颂.访落序》:“《访落》,嗣王谋于庙也。”毛传:“访,谋。落,始。”郑玄笺:“成王始即政,自以承圣父之业,惧不能遵其道德,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。”后因以“访落”谓嗣君与臣谋商国事。宋周

  • 朝蝇暮蚊

    早上多苍蝇,晚上多蚊子。古代常以蝇、蚊比喻与君子对立的小人,“朝蝇暮蚊”喻小人横行。唐代韩愈《杂诗》:“朝蝇不须驱,暮蚊不可拍。蝇蚊满八区,可尽与相格。”八区:八方。格:击、斗。【词语朝蝇暮蚊】  成

  • 鹅识讲经

    唐.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十三“利益部”:“隋京师净影寺释慧远姓李,燉煌人,后居上党之高都焉,三藏备通,九流洞晓,天纵疏朗,仪止中和,讲导为业,天下同归。昔在清化先养一鹅,听讲为务。开皇七年,敕召入京

  • 牛马风尘

    象牛马似的奔走于道途,含有辛苦之意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.迎迦》:“牛马风尘,暂屈何忧。”主谓 牛马置于风尘里。比喻人处在不得志的时候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~,暂屈何忧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

  • 寄书鳞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。指传送的书信。清孙枝蔚《为张万青悼亡》诗:“户外防惊反哺鸟,厨中戒食寄书鳞。”【词语寄书鳞】   汉语大词典:寄书鳞

  • 笔虎

    宋.周越《法书苑》:“李阳冰善小篆,自谓苍颉后身,时谓之笔虎。”(引自宋.曾慥《类说》卷五十八)唐.李阳冰是李白族叔,曾任当涂令,他善写小篆。虎乃百兽之王,称李为“笔虎”,意即誉李阳冰书法精湛,名重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