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碗玉鱼

金碗玉鱼

源见“金碗”、“玉鱼”。指殉葬品,先朝遗物。清杨绳武《孝陵》诗:“金碗玉鱼无恙在,不须清泪滴铜仙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八十八引《汉武故事》曰:“邺县又有一人,于市货玉杯,吏疑其御物,欲捕之,因忽不见。县迷其器,推问,又茂陵中物也。(霍) 光自呼吏问之,说市人形貌。如先帝。光于是嘿 (mo) 然。”唐·韦述《两京新记》:“长安大明宫宣政殿,每夜见数十骑衣鲜丽,游往其间,高宗使巫祝刘明奴、王湛然问所由。鬼曰:‘我是汉楚王戊太子,死葬于此。’明奴等曰:‘按汉书,戊与七国反,诛死无后,焉得有子葬于此?’鬼曰:‘我当时入朝,以路远不从坐,后病死,天子于此葬我,汉书自有遗误耳。’明奴因宣诏与改葬。鬼喜曰:‘我昔日亦是近属豪贵,今在天子宫内,出入不安,改卜极幸甚。我死时天子敛我玉鱼一双,今犹未朽,必以此相送,勿见夺也。’明奴以事奏闻。及发掘,玉鱼宛然,自是其事遂绝。”

【今译】 传说汉昭帝时邺县有一人在集市上卖玉杯,官吏发现,疑为宫中御物,准备捉捕他,那人忽而不见。县上呈送玉杯,经考查才知是汉武帝茂陵中的葬物。霍光亲自盘诘官吏,官吏叙述卖玉杯人状貌,霍光觉得很像汉武帝,于是默然不问。又传说唐高宗时,长安宣政殿中每夜有数十鬼骑出游,衣着鲜丽。高宗派巫者去询问原由。鬼说:“我是汉楚王戊太子,死后葬于此地。”巫者问明后宣诏为其改葬,鬼非常高兴,说他死时皇帝曾给一双玉鱼随葬,今愿赠送。改葬时,果然发现玉鱼,以后殿中再无鬼游之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、先朝遗事。

【典形】 金碗、金碗出人间、金碗玉鱼、卖玉碗、玉杯、玉碗、玉碗人间现、玉鱼金碗、玉鱼、金碗泪。

【示例】

〔金碗〕 宋·汪元量《钱唐》:“事去玉环沉异域,愁来金碗出佳城。”

〔金碗出人间〕 唐·杜甫《诸将》:“昨日玉鱼蒙葬地,早时金碗出人间。”

〔金碗玉鱼〕 清·杨绳武《孝陵》:“金碗玉鱼无恙在,不须清泪滴铜仙。”

〔卖玉碗〕 南朝梁·沈约《解佩去朝市》:“一朝卖玉碗,眷眷惜余香。”

〔玉杯〕 宋·钱惟演《汉武》:“甘泉祭罢神光灭,更遣人间识玉杯。”

〔玉碗〕 明·何景明《皇陵》:“玉碗留天地,金灯照寂寥。”

〔玉碗人间现〕 宋·陈师道《古墨行》:“初闻桥山送弓剑,宁知玉碗人间现。”

〔玉鱼金碗〕清·黄鷟来《送张四明西之秦》:“汉寝唐陵久已空,玉鱼金碗知何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佛出世

    《隋书.经籍志四》:“每一小劫,则一佛出世。”佛教认为,世界每经历一小劫,便有一佛出世。后引申用为难得的意思。宋.叶廷珪《海录碎事.臣职中书舍人一佛出世》:“《谈苑》:(唐)文宗曾谓近臣曰:‘词臣之选

  • 望风希旨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杜畿传》附杜恕传:“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,而有司嘿尔,望风希指,甚于受属。……”杜恕上疏中说大将军狂悖之弟(指大将军司马宣王,弟指宣王五弟,名通,为司隶从事。),望风希指,是

  • 龙去鼎湖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帝王去世。元杨云鹏《送王希仲北归》诗:“龙去鼎湖中国换,鹤归华表昔人非。”【词语龙去鼎湖】  成语:龙去鼎湖汉语大词典:龙去鼎湖

  • 不知其人视其友

    见〔欲知其人视其友〕。

  • 吹箫侣

    同“吹箫伴侣”。元龙从云《美人纱带》诗:“几回暗忆吹箫侣,背立东风咏凤凰。”

  • 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

    论道:谓谋虑政务。王公:王指天子,公指诸侯。作:起来。士大夫:古代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。 安坐谋虑国事的是王公;起来执行政务的是士大夫。 旧时表示各有专职。语出《周礼.考工记》:“坐而论

  • 鸿春

    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三《逸民传.梁鸿传》:肃宗闻而非之,求鸿不得。乃易姓运期,名耀,字侯光,与妻子居齐鲁之间。有顷,又去适吴……遂至吴,依大家皋伯通,居庑下,为人赁舂。”后汉隐士梁鸿,隐遁民间,在吴地为人

  • 臣饥似朔

    同“臣朔苦饥”。清曹贞吉《百字令.朱锡鬯过访不值怅然有寄》词:“日跳如丸,臣饥似朔,那得名心热?”【词语臣饥似朔】   汉语大词典:臣饥似朔

  • 赤鲤

    源见“琴高乘鲤”。指登仙之物。南朝 梁江淹《采石上葛蒲》诗:“赤鲤倘可乘,云雾不复还。”【词语赤鲤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鲤

  • 于家决狱明

    源见“于公高门”。称美司法官员明察善断。唐刘长卿《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》诗:“直氏偷金枉,于家决狱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