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避贤路

避贤路

晏子春秋.外篇上二十》载:晏子对曰:“臣愚,不能复活东阿,愿乞骸骨,避贤者之路。”后以“避贤路”谓避位让贤。《晋书.元帝纪》:“帝遣使谓敦(王敦)曰:‘公若不忘本朝,于此息兵,则天下尚可共安也。如其不然,朕当归于瑯邪,以避贤路。’”《魏书.辛雄传》:“雄面辞曰:‘臣不能死事,俯眉从贼,乃是朝廷罪人,纵陛下不赐诛罚,而北来尚书勋高义重,臣宜避贤路。’”


【词语避贤路】   汉语词典:避贤路

猜你喜欢

  • 嚼肉过屠门

    同“屠门大嚼”。明徐渭《寄郦绩溪仲玉》诗:“谁能嚼肉过屠门,瘦杀鸾栖一枝棘。”

  • 万斛舟

    宋.路振《九国志》:“王审知闻徐寅名,辟居幕下,寅不乐,一旦拂衣去,曰:‘丈尺之水,前坡后堰,焉能容万斛之舟乎?’”徐寅以水浅地窄不能容纳万斛巨舟来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。后常以“万斛舟”形容才能无处发挥

  • 放牛桃林

    同“归马放牛”。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放牛桃林之阴,以示不复输积。”

  • 改柱张弦

    同“改弦更张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射策》:“玉陛舒奇抱,看琐尾啼饥众纷扰,惟改柱张弦,抡才访道。”并列 改换琴柱,另再张琴线。比喻更变方法或改革现有制度。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射策》:“玉陛舒奇抱,看琐

  • 巧取豪夺

    见“巧偷豪夺”条。并列 用巧妙的手段骗取,用强力方式夺得。原作“巧偷豪夺”。语出宋·苏轼《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》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邓拓《燕山夜话》:“他的财富积累计划根本不是从生产出

  • 张巡效忠

    同“张巡嚼齿”。唐元稹《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》:“睢阳在尔之东,张巡效忠之诚尚在;夷门在尔之境,侯嬴报恩之迹犹存。”

  • 狮吼

    源见“河东狮子吼”。喻悍妻怒骂。《再生缘》五四回:“龙图惧内愁狮吼,难道说,朕亦低头怕尔强。”【词语狮吼】   汉语大词典:狮吼

  • 安世三箧

    安世:指西汉大臣张安世。箧(qiè切):书箧,放置图书典籍的小箱子。张安世(?——前62年),字子孺,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是御史大夫张汤之子。武帝时,任光禄大夫;昭帝时任右将军,封富平侯;宣帝时

  • 行果

    《论语.子路》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本指行事果断,后用以指事功已就。明陈子龙《侯君尔济诔》:“器旷时促,行果身退。抱用不试,良可伤已。”【词语行果】   汉语大词典:行果

  • 桃人

    亦名桃梗。桃木刻成的木偶。古代风俗,除夕挂桃人于门以驱邪。汉代应劭《风俗通》卷八:“谨按黄帝书,上古之时,有神荼、郁垒昆弟二人,性能执鬼,度朔山上章桃树下,简阅百鬼。无道理,妄为人祸害,荼与郁垒缚以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