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赤米白盐

赤米白盐

南齐书.周颙传》:“卫将军王俭谓(周)颙曰:‘卿山中何食?’颙曰:‘赤米白盐,绿葵紫蓼。’”

赤米,即粗糙的米。白盐是粗盐。“赤米白盐”是淡泊简陋的生活。

清.顾炎武《偶来》:“赤米白盐犹自足,青山绿水故何求?”


并列 赤米,桃花米,一种劣质米;一说为秈米。劣质米和食盐。指维持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。明·顾炎武《偶来》:“~犹自足,青山绿野故无求。”△用于贫困生活。也作“白盐赤米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南齐书·周颙传》: 周颙“清贫寡欲,终日长蔬食,虽有妻子,独处山舍。卫将军王俭谓颙曰:‘卿山中何所食?’颙曰:‘赤米白盐,绿葵紫蓼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齐周颙清贫少欲,每天只吃蔬菜素食,虽然有妻子儿女,但独自住在山间茅舍里。王俭问他:“您在山中吃些什么?“周颙答:“有红米白盐,绿的葵菜和紫的蓼菜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粗茶淡饭,生活清贫。

【典形】 白盐赤米、赤米白盐、周颙蓼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盐赤米〕 宋· 陆游 《村居书事》:“白盐赤米已过足,早韭晚菘犹恐奢。”

〔赤米白盐〕 清·顾炎武《偶来》:“赤米白盐犹自足,青山绿水故何求?”

〔周颙蓼〕 清·孙枝蔚《蔬枰诗》:“田足邵平瓜,山多周颙蓼。”


【词语赤米白盐】  成语:赤米白盐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眠柳

    源见“汉柳三眠”。即柽柳。它像人一样一日三眠,三起三伏。明徐渭《子侯芳园》诗:“未羡三眠柳,那论并萼莲?”

  • 泛月船

    同“泛槎”。清王夫之《与唐须竹夜话》诗之二:“偶觉空群马,人疑泛月船。”

  • 寸而度之,至丈必差;铢而称之,至石必过

    度( ㄉㄨㄛˊ duó ):丈量,计算。铢:古衡制单位,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 一寸一寸地量,量到一丈,定还短缺点;一铢一铢地称,称到一石,定还多余点。 比喻行事要从大处着眼,不宜只对小事认真明察

  • 大泽龙蛇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深山大泽,实生龙蛇。”“大泽龙蛇”,原本是说非常之地生非常之物,后用以比喻广大的乡间草莽之处,能孕育隐藏英雄豪杰。唐.杜甫《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》:“深山大泽龙蛇远,

  • 袜线短才

    同“袜线之才”。明唐顺之《谢赐银币表》:“伏念臣铅刀微器,袜线短才。谬承韦弁之司,忝属金戈之役。”【词语袜线短才】  成语:袜线短才

  • 在德不在险

    德:旧指仁政。险:指天险。 意谓国家的巩固在于推行仁政,而不在于凭恃天险。语出《史记.吴起列传》:“(魏)武侯浮西河而下,中流顾而谓吴起曰:‘美哉山河之固!此魏国之宝也。’起对曰:‘在德不在险’。”

  • 王生卖畚

    源见“洛阳货畚”。形容贤才未遇,生涯寒贱。唐王勃《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》:“王生卖畚,入天子之中都。”

  • 襦袴恩

    襦(rú如):短衣,短袄,上衣。袴:(同“裤”kù库):套裤,下衣。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严冬季节制做棉衣救济受冻百姓的恩德。萧统(501-531年),字德施,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梁代文学家。

  • 为鱼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喻遭受灾殃。唐杜甫《草堂》诗:“一国实三公,万人欲为鱼。”《新唐书.薛仁贵传》:“帝思其功,乃召见曰:‘畴岁万年宫,微卿,我且为鱼。’”【词语为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为鱼

  • 衔羽

    《韩非子.说林下》:“鸟有翢翢者,重首而屈尾,将欲饮于河,则必颠,乃衔其羽而饮之。”后用为相助之典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》之八:“回风吹四壁,寒鸟相因依。周周尚衔羽,蛩蛩亦念饥。”【词语衔羽】   汉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