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赤松子

赤松子

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今夫王乔、赤诵子,吹呕呼吸,吐故内新,遗形去智,抱素反真,以游玄眇,上通云天。”(按,赤诵子即赤松子)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赤松子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以教神农,能入火自烧,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,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至高辛时复为雨师。今之雨师本是焉。”

赤松子,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,为神农时的雨师。后用为咏仙人之典。

唐.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诗:“还疑赤松子,天路坐相邀。”唐.杜甫《寄韩谏议》诗:“似闻昨者赤松子,恐是汉代韩张良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,以教神农,能人火自烧。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。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”《元和郡县图志·婺州金华县》:“金华山,在县北二十里。赤松子得道处。” 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金华县有赤松涧,赤松子游金华山,以火自烧而化,故山上有赤松之祠。”

【今译】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,神农时为雨师,服食水玉,能够在火中自烧。曾西游昆仑山,与西王母交往,随风雨上下。他曾游金华山,得道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仙人; 或指修道事。

【典形】 赤松、赤松家、赤松子、乔松、松乔、松子、隐金华、松子排烟、招松乔、追松乔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松〕 唐·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:“落帆金华岸,赤松若可招。”

〔赤松家〕 唐·孟浩然《宴梅道士山房》: 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。”

〔赤松子〕 宋·苏轼《金山妙高台》:“我欲乘飞车,东访赤松子。”

〔乔松〕 宋·苏辙《游庐山·简寂观》:“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前拜斗余。”

〔松乔〕 三国·曹植《神龟赋》:“黄氏没于空泽,松乔化于扶木。”

〔松子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:“安期步天路,松子与世违。”

〔隐金华〕 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栖拙隐金华,狎道访仙槎。”


【词语赤松子】   汉语词典:赤松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伶管

    同“伶伦管”。唐裴次元《律中应钟》诗:“伶管灰先动,秦正节已逢。”

  • 秋妇

    同“秋胡妇”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浮词》:“夫探揣古意,而广足新言,此犹子建之咏三良,延年之歌秋妇。”【词语秋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妇

  • 柴桑令

    参见:遗民【词语柴桑令】   汉语大词典:柴桑令

  • 桃根桃叶

    同“桃叶桃根”。宋吴文英《桃源忆故人》词:“桃根桃叶当时渡,呜咽风前柔橹。”清周亮工《丽人行冰上同薗次赋》:“桃根桃叶莫相催,艳极轻波不敢洄。”【词语桃根桃叶】  成语:桃根桃叶汉语大词典:桃根桃叶

  • 三捷

    《诗经.小雅.采薇》:“岂敢定居,一月三捷。”《采薇.序》:“《采薇》,遣戍役也。”《采薇》小序说此篇是歌咏“遣戍役者”。以上所引是本诗第四章之末二句,意思是说:我们的军队已经启程,谁还敢于定居止息?

  • 犬书

    源见“黄耳传书”。谓家信。唐李贺《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》诗:“犬书曾去洛,鹤病悔游秦。”【词语犬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犬书

  • 兼弱攻昧

    相传夏桀时政局衰弱昏昧,商汤曾加以征伐兼并。《书.仲虺之诰》:“佑贤辅德,显忠遂良。兼弱攻昧,取乱侮亡。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”后亦用以指吞并弱小,攻取政治腐败的国家。连动 吞并弱小国家,讨伐昏庸糊涂的

  • 不得已而用之

    见〔兵者凶器,不得已而用之〕。偏正 没有其他办法,只好用这个办法。《六韬· 文韬·兵道》:“圣王号兵为凶器,~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【词语不得已而用之】  成语:不得已而用之汉语大词典:不得已而用之

  • 倾泪移盘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感叹古今兴亡,盛衰变化。清 邵瑞彭《木兰花慢.邺城怀古》词:“问倾泪移盘,沉沙折戟,谁记恩仇?”

  • 无为槛羊

    槛( ㄐㄧㄢˋ jiàn ):关动物的大笼子。 不要做槛中的羊。 意谓不要做受制于人者。语出《后汉书.广陵思王荆传》:“当为秋霜,无为槛羊。”李贤注:“槛羊,受制于人。”宋.吴淑《霜赋》:“非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