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豆粥麦饭

豆粥麦饭

后汉书.冯异传》:“冯异字公孙,颍川父城人也。……及王郎起,光武自蓟东南驰,晨夜草舍,至饶阳无蒌亭。时天寒烈,众皆饥疲,异上豆粥。明旦,光武谓诸将曰:‘昨得公孙豆粥,饥寒俱解。’及至南宫,遇大风雨,光武引车入道傍空舍,异抱薪,邓禹热火,光武对灶燎衣。异复进麦饭菟肩。……诏曰:‘仓卒无蒌亭豆粥,虖沱河麦饭,厚意久不报。’”

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后,受到王郎军的追击。仓皇转战中,天寒饥饿,君臣们遇到极大的困难。幸得冯异送豆粥麦饭,方救饥寒。后因用为咏饥困得食的典故。

宋.苏轼《苏轼诗集》卷二十四《豆粥》:“公孙仓皇奉豆粥,温薪破灶自燎衣,饥寒顿解刘文叔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

    原作“人知其一,莫知其他”,形容只知次要的部分,而不了解主要的,更重要的内容。西周末年,政治黑暗,国势危如累卵,使臣下有临渊履冰之惧。因而当时有首诗说,不敢徒手捉老虎,不敢没船把河渡。人们只见这一点,

  • 学嚬

    同“学捧心”。南朝 宋颜延之《庭诰》:“悦彼之可,而忘我不可,学嚬之蔽。”亦用指美女蹙眉。唐许敬宗《奉和登陕州城楼应制》:“学嚬齐柳嫩,妍笑发春丛。”【词语学嚬】   汉语大词典:学嚬

  • 驱石驾沧津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七九引晋 伏琛《三齐略记》:“始皇作石桥,欲过海观日出处。于时有神人,能驱石下海,城阳一山石,尽起立,嶷嶷东倾,状似相随而去云。石去不速,神人辄鞭之,尽流血,石莫不悉赤,至今犹尔。”后因

  • 十八姨

    同“封姨”。宋张孝祥《浣溪沙》词:“妒妇滩头十八姨,颠狂无赖占佳期,唤它滕六把春欺。”【词语十八姨】   汉语大词典:十八姨

  • 匪朝伊夕

    唐.令狐德棻等撰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今若召悦授以内官,臣列旆东辕,匪朝伊夕。”匪:不,不是。伊是文言助词。后以匪朝伊夕谓不止一日。唐.李林甫《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》:“匪朝伊夕,不可胜记。”述补 匪,

  • 积微致著

    《荀子.大略》:“夫尽小者大,积微者著,德致者色泽洽,行尽而声问远。”后以“积微致著”谓事细微时人所不察,积多积久便成显著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疾谬》:“积微致著,累浅成深,鸿羽所以沉龙舟,群轻所以折劲轴

  • 党牛怨李

    同“恩牛怨李”。清王士禛《冬日读唐宋金元诸家诗偶有所感各题一绝于卷后凡七首》之二:“党牛怨李君何与,青史千秋有至公。”

  • 黄尘变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喻指世事翻覆变迁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孤吟》:“黄尘变,红日滚,一篇诗话易沉沦。”【词语黄尘变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尘变

  • 栾社

    同“栾公立社”。清赵翼《吊汤纬堂殉难凤山》诗:“定有他年栾社祭,传芭曲里送迎神。”【词语栾社】   汉语大词典:栾社

  • 邈若河山

    同“邈若山河”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鲁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邈若河山,恨何如也!”见“邈若山河”。《聊斋志异·鲁公女》:“今近在咫尺,而~,恨何如也!”【词语邈若河山】  成语:邈若河山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