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谁执牛耳

谁执牛耳

执牛耳,古代诸侯歃(shà)血为盟,割牛耳取血,盛于珠盘,由主盟的人拿着盘让会盟的人分尝。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。谁执牛耳,即由何人主持局面。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。公元前478年,鲁哀公和齐平公在蒙地会盟。鲁国大夫孟武伯当司仪。两国国君会见时,齐平公向鲁哀公叩头,而鲁哀公却仅向齐平公弯腰作揖。跟随会盟的齐国官员都很气愤。孟武伯解释说,不是见天子,我们国君是不叩头的。接着,他又问随从人员高柴,向来诸侯会盟时,由谁执牛耳?高柴回答说,哀公七年那次会盟,是由时为大国的吴国大夫主持;后来发阳之盟,是由小国卫国大夫主持。孟武伯说,那么这次会盟就应由我主持了,从而使鲁国在外交斗争中获得了一次少见的胜利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哀公十七年》:“公会齐侯,盟于蒙,孟武伯相。齐侯稽首,公拜。齐人怒,武伯曰:‘非天子,寡君无所稽首。’武伯问于高柴曰:‘诸侯盟,谁执牛耳?’季羔曰:‘鄫衍之役,吴公子姑曹;发阳之役,卫石魅。’武伯曰:‘然则彘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戴复古《和郑润甫提举见寄》:“相与定诗盟,谁能执牛耳。” 清·黄宗羲《姜山启彭山诗稿序》:“太仓(张溥)之执牛耳,海内无不受其牢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秦王封

    同“秦封大夫”。唐王叡《松》诗:“丁固梦时还有意,秦王封日岂无心?”

  • 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

    成:成全。美:好事。恶:坏事。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坏事。 表示君子处世有原则,坚持与人为善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子曰:‘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’”元.无名氏《看钱奴》

  • 买金

    参见:买金偿

  • 斫鼻斤

    源见“郢匠挥斤”。指高超的技艺。宋孙觌《蜀妇新寡从何纯中读左氏戏呈纯中》诗:“朱弦久零落,鸾胶续其断……一挥斫鼻斤,便举齐眉案。”

  •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

    原意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,后则以此强调内部团结对于事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。孟子说,得天时不如得地利,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。比如这里有座内城三里、外城七里的城邑,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。敌人

  • 寸曝

    源见“献曝”。喻所赠菲薄。多作自谦之词。明张煌言《答闽南缙绅公书》:“若新府肯敬承先志,敦厚天潢,哀王孙而进食,又何烦不肖之片芹寸曝哉!”

  • 激扬清浊

    同“激浊扬清”。北周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激扬清浊。”见“扬清激浊”。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仁则涤荡埃氛,义则~。”【词语激扬清浊】  成语:激扬清浊汉语大词典:激扬清浊

  • 蝇止

    《诗.小雅.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樊。”营营:往来飞声。樊:藩篱。青蝇停留之处,污白使黑,比喻佞人造作谗言巧于变乱善恶。

  • 墨子回车

    指墨子因为商朝都城名叫朝(zhāo招)歌(今河南淇县),早晨不是唱歌的时候。这个地名与他反对和卑视奢侈享乐的“非乐”主张不合,于是墨子掉转车子走了。后以此典比喻珍重名誉、恪守情操。墨子(约前468年—

  • 魏草

    同“魏颗结草”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效诚魏草,小人之所怀恩。”【词语魏草】   汉语大词典:魏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