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观河面皱

观河面皱

《首楞严经》载:波斯匿王观看恒河,自伤发白面皱,而恒河不变。佛谓变者受灭,不变者原无生灭。后遂以“观河面皱”,比喻佛性永恒,人生易老。清钱谦益《留鸿节》诗:“观河面皱嗟君老,临井腰悬笑我衰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楞严经》:“波斯匿王言: 我生三岁,慈母携我谒耆婆天,经过此流,尔时即知是恒河水。佛言:‘汝今目伤发白面皱,其面必竟皱于童年,则汝今时观此恒河,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否?’王言:‘不也。’佛言:‘皱者为变,不皱非变,变者受灭; 彼不变者,元无生灭。’”

【今译】 佛经上讲,波斯匿王说:“我生下三岁,在过河水时,就知那是恒河。”佛对他说:“你今日已有白发、脸生皱纹,面容定比童年时衰老,而你看这恒河与你童年时所见的恒河比,变衰老了吗?”王说:“没有。”佛说:“皱就是变化,有变化就有死灭,不变的,本就无生无灭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变衰老。

【典形】 波匿观河、发白喻观河、观河面皱、见恒河、皱恒河、观河皱面。

【示例】

〔波匿观河〕 宋·范成大《丙午新年六十一岁》:“波匿观河见,维摩示病身。”

〔发白喻观河〕 清·钱谦益《再次茂之他字韵》:“迟离将离无别语,好将发白喻观河。”

〔观河面皱〕 清 · 钱谦益 《留鸿节》:“观河面皱嗟君老,临井腰悬笑我衰。”

〔见恒河〕 宋·苏轼《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》:“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”

〔皱恒河〕 明·袁宏道《述怀》:“寐来趋夜壑,老去皱恒河。”


【词语观河面皱】   汉语词典:观河面皱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冶持鼋

    《晏子春秋.内篇谏下》:“古冶子曰:‘吾尝从君(齐景公)济于河,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。当是时也,冶少不能游,潜行逆流百步,顺流九里,得鼋而杀之,左操骖尾,右挈鼋头,鹤跃而出。津人皆曰:“河伯也”……’

  • 蒙庄

    同“漆园吏”。唐刘禹锡《伤往赋》:“彼蒙庄兮何人,予独累叹而长吟。”清 黄鷟来《和陶饮酒》之七:“快哉《逍遥游》,蒙庄真达生。”【词语蒙庄】   汉语大词典:蒙庄

  • 涸辙鲋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唐李白《拟古》诗之五:“无事坐悲苦,块然涸辙鲋。”【词语涸辙鲋】   汉语大词典:涸辙鲋

  • 满怀心腹事,尽在不言中

    一腔心事,不便明言,就用沉默来表示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马陵道》一折:“我正是:满怀心腹事,尽在不言中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七回:“安太太见何玉凤经张金凤一片良言,……知她满怀心腹事,尽在不言中。”也单引〔

  • 花满县

    同“花县”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和赵景明知县韵》词:“君要花满县,桃李趁时栽。”【词语花满县】   汉语大词典:花满县

  • 红纱笼孟

    五代蜀人徐延璚的故事。宋代张唐英《蜀梼杌》载:孟知祥至蜀时,“馆于徐延璚之第。延璚即衍之舅,衍尝幸其第,悦其华丽,于壁上书孟字以戏之,盖蜀中以孟为不任故也。延璚以红纱笼之。知祥见而叹曰:‘疏狂霸竖亦预

  • 人寿几何

    见〔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〕。见“人生几何”。章炳麟《致黎元洪书》:“~,亦或尽此,书与公诀。”【词语人寿几何】  成语:人寿几何汉语大词典:人寿几何

  • 阉党

    明代依附阉宦的官僚结成的党羽。英宗时王振,宪宗时汪直,都有党羽,而势力未盛。武宗时刘瑾专政,阁臣焦芳等附之,阉宦之权,始驾内阁之上。熹宗时魏忠贤专权,内外官僚,奔走门下,结党营私,陷害异己,自称儿孙,

  • 故山夜鹤

    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思念家乡而有归去之意。宋刘筠《与客启明》诗:“故山夜鹤空多怨,金屋人争诵《子虚》。”

  • 护花铃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上.花上金铃》:“天宝(唐玄宗李隆基年号)初,宁王日侍,好声乐……至春时,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,密缀金铃,系于花梢之上,每有乌鹊翔集,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,盖惜花之故也。”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