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食所安,必以分人
衣食等安定生活的东西,一定分给别人。 表示在位者关心下属、群众的生活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:“公曰: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唐.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器用取给,不在过丰,衣食所安,必以分下。”
衣食等安定生活的东西,一定分给别人。 表示在位者关心下属、群众的生活。语出《左传.庄公十年》:“公曰: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”唐.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器用取给,不在过丰,衣食所安,必以分下。”
《汉书.货殖传》:“伤化败俗,大乱之道也。”伤化:有伤教化;败俗:败坏习俗。意谓好的社会风尚道德人伦遭到破坏,乃是世道大乱的根由。今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明.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纣王以为
汉贾谊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驱民而归之农,皆著于本,使天下各食其力,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,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。”游食,指不劳而食。后因以“末游”称商人。《左传.文公二年》“废六关”晋杜预注:“塞关、阳
见〔吾见其进,未见其止〕。
《后汉书.袁安传》:“安以天子幼弱,外戚擅权,每朝会进见,及与公卿言国家事,未尝不噫呜流涕。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。”后汉和帝时,帝年幼小,懦弱无能,朝中大权落在外戚手中,司徒袁安每朝见君王议论国事时,
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喻怀才不遇。唐李咸用《投知》诗:“嘶风重诉牵盐耻,伯乐何妨转眼看。”【词语牵盐】 汉语大词典:牵盐
同“三顾茅庐”。元无名氏《醉鸟赤壁赋》一折:“你便能勾片言折狱,一语兴邦,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。”见“三顾茅庐”。元·无名氏《醉写赤壁赋》1折:“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,便想这~到
间:空隙。这里用作动词,就是找空子,挑剔、批评的意思。然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焉”、“也”。 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。 表示完全赞同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;恶
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,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坠,坠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
肉袒(tǎn坦):脱去上衣,露出肉体。 面缚(fù富):把手捆绑在背后,面向前。 此典指周武王伐纣灭殷,微子投降请罪。后以此典作为亡国君主投降请罪的一种仪式。微子,本名启。《史记》写名作“开”,以避汉
源见“罗含黄菊宅”。称颂地方官员德行高洁。唐李商隐《上河东公谢辟启》:“是以艮背却行,求心自处,罗含兰菊,仲蔚蓬蒿。见芳草则怨王孙之不归,抚高松则叹大夫之虚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