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指抒发愤懑不满的作品。唐杜牧《寄浙东韩八评事》诗: “梦寐几回迷蛱蝶,文章应解伴牢愁。” 参见:○畔牢愁
见“因噎废食”。飧,指饭食。《梁书·贺琛传》:“今不使外人呈事,于义可否? 无人废职,职可废乎? 职废则人乱,人乱则国安乎? ~,此之谓也。”【词语以咽废飧】 成语:以咽废飧
《诗.大雅.緜》:“虞 芮(周初二国名)质厥成,文王蹶厥生。”《史记.周本纪》:“於是虞 芮之人有狱不能决,乃如周。入界,耕者皆让畔,民俗皆让长。虞 芮之人未见西伯,皆惭,相谓曰:‘吾所争,周人所耻,
源见“懒残煨半芋”。指有富贵先兆。清钱谦益《题将相谈兵图为范司马蔡将军作》诗:“岂无岘南共黍饭,亦有衡山拨芋火。”
源见“卧龙”。指诸葛亮隐居待时。明万寿祺《赠胡彦远》诗:“南阳高卧真名士,东汉馀生旧党人。”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诸葛亮字孔明,琅邪阳都人也。……亮躬耕陇亩,好为《梁父吟》。身长八尺
源见“一苇”。指渡船。唐独孤及《将还越留别豫章诸公》诗:“他时相忆双航苇,莫问吴 江深不深?”元张宁《云溪秋泛图为阎国宝赋》诗:“幽人航苇迷远近,思致偃蹇无容攀。”【词语航苇】 汉语大词典:航苇
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指称颂循吏惠政。清朱彝尊《周郡丞迁太原守诗以送之》:“童子争骖筿,邦人尚咏棠。”
同“五车书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拟古》诗之二:“两书穷舌端,五车摧笔锋。”【词语五车】 汉语大词典:五车
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(sì雌犀牛)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”孔子对弟子冉有和子路说:“老虎、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,龟壳、玉器在匣子里坏了,这是谁的过错?”孔子认为这是典守人的
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六:“梁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,文士多轻之。信将《枯树赋》以示之,于后无敢言者。时温子昇作《韩陵山寺碑》,信读而写其本,南人问信曰:‘北方文士何如?’信曰:‘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。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