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蚁斗蜗争

蚁斗蜗争

源见“蚁斗”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微末的争斗。宋刘克庄《和仲弟》之四:“蚁斗蜗争求予没,老夫身世自难裁。”


并列 像蚂蚁、蜗牛般的争斗。比喻争斗的问题极微小。宋·刘克庄《和仲弟》:“~求予没,老夫身世自难裁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为细微之事而斗争。→蜗角斗争


【词语蚁斗蜗争】  成语:蚁斗蜗争汉语词典:蚁斗蜗争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翁酩

    同“山公醉酒”。宋吴潜《满江红.九日郊行》词:“安得便如彭泽去,不妨且作山翁酩。尽古今,成败共兴亡,都休省。”

  • 伐邢

    《左传.僖公十九年》:“秋,卫人伐邢,以报菟圃之役。于是卫大旱,卜有事于山川,不吉。宁庄子曰:‘昔周饥,克殷而年丰。今邢方无道,诸侯无伯,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?’从之,师兴而雨。”春秋时,卫国大旱。宁

  • 章台

    源见“走马章台”。指京城游冶之处。宋刘克庄《菩萨蛮.戏林推》词:“玉鞭鞭玉马,戏走章台下。”亦泛指京城。唐崔颢《渭城少年行》诗:“驿使前日发章台,传道长安春早来。”【词语章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章台

  • 孙晨藁席

    东汉.赵岐《三辅决录》卷一:“孙晨字元公,家贫不仕,居社城中,织箕为业。明诗书,为郡功曹。冬月无被,有藁一束,暮卧其中,旦收之。”(据《二酉堂丛书》本)东汉.孙晨虽身为名士,却只在郡中作一功曹小吏,因

  • 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

    举:选拔。枉( ㄨㄤˇ wǎng ):不正直,邪恶。错:同“措”,放置。诸:“之于”的合音。直:正直。 把邪恶的人选拔出来,放在正直的人之上,百姓就不会服从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

  • 暮齿

    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六《释僧碧传》:“(姚兴)因下书曰:‘大法东迁于今为盛……僧碧法师学优早年,德芳暮齿,可为国内僧正。’”暮,晚,迟暮。齿,年齿,年龄。“暮齿”指人到晚年。后用为咏年高的典故。

  • 履薄

    同“履薄临深”。南朝 梁陆倕《新刻漏铭》:“履薄非兢,临深罔战。”元揭傒斯《清江黄氏池亭》诗:“惴惴若有畏,凭凭知弗任。既抱执盈念,仍怀履薄心。”【词语履薄】   汉语大词典:履薄

  • 一斑

    同“豹一斑”。宋苏轼《景仁赐酒烛诗夏次韵谢之》:“万事方今咨伯使,一斑我亦愧真长。”明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卷四:“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,宋人呼为大家,直是势利他语。子厚于风雅骚赋似得一斑。”【词语一斑】 

  • 金钗十二行

    南朝陈.徐陵《玉台新咏》卷二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……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梁武帝咏莫愁女的《河中之水歌》中,有“头上金钗十二行”之语。后常借以咏歌妓

  • 一鸣辄斥

    源见“立仗马”。谓直言政事即受排斥黜退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元知未易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