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虱处裈中

虱处裈中

晋书.阮籍传》:

“独不见群虱之处裈(裈,音kūn,裤子)中?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;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(指规矩法度)也。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。君子之处域内,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?”

阮籍是晋时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志气宏放,崇奉庄老,性体旷达,放荡不羁。后因以此语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。《佩文韵府》卷十三(上)“元”韵“虱处裈”下引李纯甫诗:“诸子绳钻纸,群雄虱处裈。”


主谓 裈,有裆的裤子。比喻世俗生活拘窘局促或见识狭隘短浅。语本晋·阮籍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乎! 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。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也。饥则啮人,自以为无穷食也。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。汝君子之处寰区之内,亦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?”《女开科传》一:“终日如~,忙忙碌碌过了日子,却不被这些多情的花鸟笑杀了吗?”△用于描写人物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 (阮籍)遂归著《大人先生传》其略曰:‘世人所谓君子,惟法是修,惟礼是克。手执圭璧,足履绳墨。行欲为目前检,言欲为无穷则。少称乡党,长闻邻国。上欲图三公,下不失九州牧。独不见群虱之处裈(kun) 中,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。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也。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。君子之处域内,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?’”

【今译】 魏时阮籍登苏门山归来,写下《大人先生传》一文,大略讲: 世人所说的君子,认真躬行礼法,严格用礼制约束自己,手里拿着珪璧,走路也要循规蹈矩。他们的行动想成为当世的楷模,言语想成为后世的准则。小时为乡里所称美,长大了则闻名天下。企图求取功名,爬上高位。但难道没看见虱子呆在裤子里,钻进深缝,藏于败絮之中,自以为找到了好住处。一举一动也不敢离开裤缝裤裆,自以为隐藏得很得当。然而当酷热袭来,城邑都被烤焦,那些虱子却在裤子里出不来了。这些君子活在世上,与虱子处于裤中有什么两样呢?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见识短浅,庸碌无为。

【典形】裈处、裈虱、虱处缝、虱处挥、虱裈世界、挥中虱。

【示例】

〔裈处〕 清·黄景仁《僧舍寒甚醉而作歌》:“此时方见好身手,安能裈处愁烦忉。”

〔裈虱〕 元·白朴《水调歌头》:“堪笑井蛙裈虱,不道人生能几,肝肺自相仇。”

〔虱处缝〕 宋·梅尧臣《送制置发运唐子方学士》:“大都守绳墨,曷异虱处缝。”

〔虱处裈〕 金·元好问 《李异山挽章》:“世法拘人虱处挥,忽惊龙跳九天门。”

〔虱裈世界〕 清·黄鷟来《春分感怀再和前韵》:“虱裈世界难探手,蜗角词坛漫斗名。”


【词语虱处裈中】  成语:虱处裈中汉语词典:虱处裈中

猜你喜欢

  • 谢草

    同“谢池草”。清 张廷潞《送魏定野归柏乡》诗:“莱衣爱日春方永,谢草关情梦未安。”【词语谢草】   汉语大词典:谢草

  • 棘霸

    同“棘门灞上”。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轻棘 霸之儿戏,重条侯之倨贵。”【词语棘霸】   汉语大词典:棘霸

  • 乌公书币

    《新唐书.乌重胤传》载:唐 河阳节度使乌重胤,出身行伍,而尊重士人,注意延揽才俊。有贤者石洪,隐居不出。乌公准备好书信和聘礼,诚恳邀其出山,终于使石洪至朝廷任职。后以“乌公书币”谓礼聘贤能。宋刘克庄《

  • 题桥柱

    晋常璩《华阳国志.蜀志》载: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,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,自述致身通显之志,曰:“不乘赤车驷马,不过汝下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三、《艺文类聚》卷六三引此,桥名作“升迁”。后以“

  • 上官马瘦

    《汉书.外戚传.孝昭上官皇后》附“上官桀”:“孝昭上官皇后,祖父桀,陇西上邽人也。……上奇其材力,迁未央廐令。上尝体不安,及愈,见马,马多瘦,上大怒:‘令以我不复见马邪!’欲下吏,桀顿首曰:‘臣闻圣体

  • 不有博弈者乎,为之,犹贤乎已

    博弈:下棋。贤:胜过。已:止。指不干事。 不是有下棋这种游戏吗?干干这个,也比什么都不干强。 古人反对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”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不有博弈者乎

  • 名存实亡

    名义上存在,实际上已经灭亡。唐代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。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,失其所业。”并列 名义上还存在着,实际上却已经消失不存在了。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

  • 悬胆

    《吴越春秋.勾践归吴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日也,……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,不绝于口。”春秋时,吴越两国不断相互攻伐。公元前四九四年,吴攻破越国,勾践被俘称臣。后被放归国,他为报吴仇,激励意

  • 郯子遭孔圣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七年》:“秋,郯子来朝,公与之宴。昭子问焉,曰:‘少皞氏鸟名官,何故也?’郯子曰:‘吾祖也,我知之。……自颛顼以来,不能纪远,乃纪于近。为民师而命以民事,则不能故也。’仲尼闻之,见于郯子

  • 王烈成仙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六:“王烈者,字长休,邯郸人也。常服黄精及铅,年三百三十八岁犹有少容,登山历险,行步如飞,……又按《神仙经》云:‘神山五百年辄开,其中石髓出,得而服之,寿与天相毕。’烈前得者必是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