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薪尽火传

薪尽火传

庄子.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
指,脂。古代无蜡烛,用脂肪裹薪点燃照明,叫烛薪。全句意思为烛薪烧尽,火种却一直留传下去。这一典故原是庄子所谓的形骸有尽但精神不灭的观点。后因以“薪尽火传”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的典故。

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风流云散,贤豪才色总成空;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也泛指传延不绝。清.梁启超《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》:“而其传染性乃益以蔓延猖獗,薪尽火传,绵绵无绝。


并列 柴虽烧完,火种仍然留传。原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。语本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54回:“~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△后常用于比喻学问、技艺、教化等代代相传不绝。


【典源】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 (脂)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
【今译】 薪烛的燃烧是有穷尽的,但火却可以由后边的薪烛接续下去,没有尽头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事业、学问、技艺代代相传。

【典形】 传火、传薪、如薪传火、薪传、薪尽火传。

【示例】

〔传火〕 南朝梁·江淹 《孙廷尉杂述》:“交臂久变化,传火乃薪草。”

〔传薪〕 唐·李子卿《水萤赋》:“览于心乃止水之常净,烛于物靡传薪之无绝。”

〔如薪传火〕 唐·李白 《鲁郡叶和尚赞》:“如薪传火,朗彻生死; 如云开天,廓然万里。”

〔薪传〕 清·唐孙华《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》:“练川文笔旧称雄,太仆薪传应未烬。”

〔薪尽火传〕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卷五十四:“薪尽火传,工匠市廛都有韵。”


【词语薪尽火传】  成语:薪尽火传汉语词典:薪尽火传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雕挟两兔

    唐.郑处晦《明皇杂录》下载,唐张九龄、裴耀卿、李林甫同为宰相,张、裴二人磬折而趋,态度谦逊,李林甫在中,轩骜不谦让,喜形于色,观者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此事又见《新唐书.李林甫传》。后以“一雕双兔”为咏

  • 脍炙

    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公孙丑问曰:‘脍炙与羊枣孰美?’孟子曰:‘脍炙哉!’”脍炙,原指切细的肉和烤熟的肉,亦泛指佳肴。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羞炰脍炙,以御宾客。”后亦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。宋司马光《

  • 金徽

    南朝梁元帝《秋夜》诗:“金徽调玉轸,兹夕抚离鸿。”原指金饰的琴徽,后借指琴。唐黄滔《塞上》诗:“金徽互呜咽,玉笛自凄清。”清钮琇《觚賸续编.越巢近体》:“几时卧空谷,终日抱金徽。”【词语金徽】   汉

  • 五羖羊皮

    羖(gǔ古):黑色的公羊。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,委任重用。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,重视人才;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。百里奚,一作百里傒。一说百氏,字里,名奚。少时贫困

  • 莱衣舞

    同“莱衣彩戏”。清袁枚《八月二日庄滋圃新参闻相公玉体有吝载酒延候拉枚同往》诗:“新参风义高前古,门生也作莱衣舞。”

  • 钓碣

    垂钓者在水中所站立的石头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僧弥、谢车骑共王小奴许集。僧弥举酒劝谢云:‘奉使君一觞。,谢曰:‘可尔。’僧弥勃然起,作色曰:‘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。何敢涛张?’谢徐抚掌

  • 髯鼎升遐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皇帝仙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发兵助温》:“尀耐宫车晏驾,不得叨陪顾命之班;髯鼎升遐,未克追随托孤之任。”【词语髯鼎升遐】  成语:髯鼎升遐汉语大词典:髯鼎升遐

  • 鹏衢

    同“鹏路”。唐 黄元之《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》:“伫闻抟击鹏衢,栖迟凤沼。”【词语鹏衢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衢

  • 转辗反侧

    同“辗转反侧”。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.田荔裳》:“闻女转辗反侧,久而不眠。”见“辗转反侧”。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田荔裳》:“闻女~,久而不眠。”【词语转辗反侧】  成语:转辗反侧汉语大词典:转辗反侧

  • 恒河沙

    同“恒河沙数”。唐王维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:“常叹曰:七宝布施,等恒河沙;亿劫修行,尽大地墨。”【词语恒河沙】   汉语大词典:恒河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