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薏苡兴谤

薏苡兴谤

同“薏苡明珠”。南朝 梁任昉《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》:“分虎出守,以囊被见嗤;持斧作牧,以薏苡兴谤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四五二引晋·司马彪《续汉书》曰:“昔马援以薏苡兴谤,王阳以衣囊邀名,嫌疑之戒,愿留意焉。” 《后汉书·马援列传》:“初,(马) 援在交阯,常饵薏苡实,用能轻身省欲,以胜瘴气。南方薏苡实大,援欲以为种,军还,载之一车。时人以为南土珍怪,权贵皆望之。援时方有宠,故莫以闻。及卒后,有上书谮之者,以为前所载还,皆明珠文犀。……援妻孥惶惧,不敢以丧还旧茔,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。宾客故人莫敢吊会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阯,当地瘴气很盛,马援常吃薏仁米,来保养身体,却除瘴气。南方薏仁米颗粒大,马援想留作种子,率军北归时,运了一车回来。当时人都以为车内装的是南方的珍宝异物,权贵们都很眼红妒忌。马援当时很受光武帝信用,因此无人上告。及到马援死后,就有人上书诋毁他,说他以前运回来的,都是名贵的珍珠、犀角。皇帝非常生气,马援的妻子儿女十分恐惧,不敢将马援棺木送回祖坟,只在城西买了几亩地暂埋。宾客故交也不敢去吊祭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遭受毁谤、诬陷,蒙受冤屈。

【典形】伏波薏苡、明珠恨、明珠薏苡、南海之车、伤薏苡、疑薏苡、薏苡谤、薏苡成珠犀、薏苡蜚语、薏苡何冤、薏苡明珠、遭薏苡、珍珠薏苡、珠薏、薏苡遗恨、薏苡行、薏苡嗟、收薏苡、伏波被谗、明珠载一车、明珠来戚里、马援载薏苡、薏苡为文犀、薏苡谗、薏苡当含贝、薏苡谤先侯、薏苡无车。

【示例】

〔伏波薏苡〕 清·黄鷟来《行路难》:“猰㺄猖狂食人肉, 伏波薏苡生谗言。”

〔明珠恨〕 清 · 王夫之 《杨殿撰慎》:“伏波未洗明珠恨,莫诧中朝有建威。”

〔明珠薏苡〕 明·贝琼《送杨九思赴广西》:“明珠薏苡无人辨,行李归来莫厌穷。”

〔南海之车〕 宋·欧阳修《上随州钱相公启》:“中山之箧虽盈,南海之车终辨。”

〔伤薏苡〕 唐·刘长卿《贬南巴至鄱阳》:“猜嫌伤薏苡,愁暮向江蓠。”

〔疑薏苡〕 宋·乐雷发《昭陵渡马伏波庙》:“汉帝可能疑薏苡,湘民却解荐江蓠。”

〔薏苡谤〕 唐·陈子昂《题居延古城》:“桂枝芳欲晚,薏苡谤谁明?”

〔薏苡成珠犀〕 宋·陆游《畏虎》:“哀哉马新息,薏苡成珠犀。”

〔薏苡蜚语〕 清·蒋景祁《伏波庙》:“薏苡蜚语腾,宫侧起谗蛊。”

〔薏苡明珠〕 清·朱彝尊《酬洪升》:“梧桐夜雨词凄绝,薏苡明珠谤偶然。”

〔遭薏苡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和王巩》之五:“巧语屡曾遭薏苡,廋词聊复托芎劳 ”

〔珍珠薏苡〕 清·唐孙华《述悲》:“白璧苍蝇遭点污,珍珠薏苡未分明。”

〔珠薏〕 清·丘逢甲 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之二:“珠薏余生安下泽,金瓯全局哭中原。”


【词语薏苡兴谤】  成语:薏苡兴谤

猜你喜欢

  • 犬马之诚

    晋.陈寿《三国志.魏书.陈思王植传》: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”犬马:旧时臣下对君主的自卑之称。因以“犬马之诚”谦称自己的诚意。《魏书.王叡传》:“荣洽生平,惠流身后,犬马之诚,衔

  • 悬梁刺股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三引《汉书》载:汉人孙敬,字文宝,晨夕闭门苦读,时人称他“闭户先生”。他还“以绳系头悬屋梁”,以警示疲倦打瞌睡。因家贫,曾编杨柳为简抄书。孙敬后来成为大儒。又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载:战

  • 秦皇桥

    同“秦帝桥”。宋谢翱《采药候潮山宿山头粗蓝夜中望海》诗:“却寻徐福岛,因问秦皇桥。”

  • 王霸子

    源见“王霸惭”。喻指未受良好教养、素质不高的子女。清王摅《读孙凯似太史未申集》诗:“历齿胜他王霸子,齐眉负我孟光妻。”

  • 锦囊负矢

    源见“锦囊三矢”。指用兵作战,安邦卫国。清王士禛《送陶季之潞州》诗:“锦囊负矢盛意气,歌声慷慨留三垂。”【词语锦囊负矢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囊负矢

  • 螽羽诜诜

    源见“螽斯”。比喻夫妇和睦,子孙众多。明无名氏《四贤记.媒议》:“但只愿螽羽诜诜,掌上珠还。”【词语螽羽诜诜】  成语:螽羽诜诜汉语大词典:螽羽诜诜

  • 丰干饶舌

    清.张玉书等编《佩文韵府》卷九八“屑韵”、“饶舌”下引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丰干禅师居天台国清寺。初闾丘公(胤)牧丹阳,忽头痛,丰干咒水喷之,立瘥(音chài,病愈)。闾丘异之,乞一言,示此去安危。(丰干

  • 风雨送春归

    风雨送走了春天。 形容暮春景象。语出宋.范成大《初夏三绝.呈游子明王仲显》:“东君不解惜芳菲,料峭寒中一梦非,剪尽牡丹梅子绽,何须风雨送春归。”《警世通言.唐解元出奇玩世》:“计无所出,乃因春暮,赋

  • 鹏程

    同“鹏程万里”。宋道潜《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》:“来岁如今好时节,看君高步蹑鹏程。”【词语鹏程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程

  • 卞璞

    同“和氏之璧”。汉 焦赣《易林.渐之萃》:“西行求玉,冀得卞璞。”清顾炎武《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作诗赠之》:“喜犹存卞璞,幸不蹈秦坑。”【词语卞璞】   汉语大词典:卞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