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莫三人迷

莫三人迷

韩非子.内储说上》:“晏子聘鲁,哀公问曰:‘语曰:莫三人而速。今寡人与一国虑之,鲁不免于乱,何也?’晏子曰:‘古人所谓莫三人而迷者,一人失之,二人得之,三人足以为众矣,故曰莫三人而迷。今鲁国群臣以千百数,一言于季氏(即季孙)之私,人数非不众,所言者一人也,安得三哉?’”

鲁哀公说,既然莫三人而迷,那么自己和一国之众共虑国事,为什么鲁国还混乱不堪,不能安定呢?晏子指出,在鲁国因季氏(即季孙氏)一言堂,群臣都怕他,都追随附和他,因此不存在群言不迷的局面,这样,就难于改变鲁国混乱的状况。韩非借此提出自己的主张,当权者要广开言路,博采众议,才能达到治国的目的。

俗话说“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”其语意与此相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倚门傍户

    源见“傍人门户”。谓依傍或因袭他人。清黄宗羲《明儒学案.凡例》:“学问之道,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。凡倚门傍户,依样葫芦者,非流俗之士,则经生之业也。”并列 依傍别的集团派别或因袭他人。明·黄宗羲《明儒

  • 冷若寒冰

    见“冷若冰霜”。从维熙《走向混沌》:“但此时他坐在写字台后面,却~。”

  • 遗簪坠屦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孔子出游少原之野。有妇人中泽(泽中)而哭,其音甚哀。孔子使弟子问焉,曰:‘夫人何哭之哀?’妇人曰:‘向者(不久前)刈蓍薪亡吾蓍簪(蓍草茎可以当簪用),吾是以哀也。’弟子曰:

  • 杞人忧

    同“杞人忧天”。明杨慎《七犯玲珑.半溪李丙》词:“壮心休,逃名宇宙,瞠眼尧天荡荡,不抱杞人忧。”

  • 五色书

    同“五色诏”。唐司空曙《酬张芬赦后见赠》诗:“紫凤朝衔五色书,阳春忽报网罗除。”【词语五色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色书

  • 割裾子

    源见“绝裾而去”。指辞母而去的人。明高启《送陈博士归番禺葬亲》诗:“奈何割裾子,尚忍生违离。”

  • 豺狼横道

    西汉京兆尹孙宝在立秋那天,任命手下一位刚直不苟的官吏侯文担任京都东部地区的督邮,负责督察纠举所属各县违法奸邪之事。孙宝告诫侯文说:“现在天高气爽,正是鹰隼搏击狐兔之际,应严肃法纪,铲除邪恶,你所属各部

  • 掉书袋

    北宋.马令撰《南唐书.彭利用传》:“(利用)对家人稚子、下逮奴隶,言必据书史,断章破句,以代常谈,俗谓之掉书袋。”“掉书袋”常用以讥讽人卖弄渊博,不看场合,一味引经据典,迂腐不堪的行为。宋.刘克庄《后

  • 三刖璞

    同“三献三刖”。元吴莱《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》诗:“呼号三刖璞,慷慨五陵镳。”

  • 以讹传讹

   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,错误地传扬开去,越传越错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一回:“这两件事虽无考,古往今来,以讹传讹,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。”偏正 讹,谬误。谬传错误的事物,越传越错。郭沫若《坐地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