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英雄无用武之地

英雄无用武之地

形容有雄才大略但无处施展。曹操攻占荆州之后,派精兵追赶刘备。刘备逃至夏口(今汉水入长江处)。兵微将寡。曹操自江陵(今湖北江陵)顺流东下。诸葛亮对刘备说:“现在形势危急,请让我去向孙权求救。”当时孙权在柴桑(今江西九江西南)拥兵自固,坐观曹、刘成败。诸葛亮游说孙权说:“天下大乱,将军起兵据有江东,刘备也占据汉南,和曹操共争天下。现在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,又攻破荆州,威振四海。刘备是天下英雄,但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,所以方投奔此处,请你量力而行;如能以江东的力量对抗曹操,不如早点和曹操决裂;如果不能抵抗,不如放下武器投降曹操。现在您表面上听从曹操,但心里却犹豫不决。事情如此紧迫,却做不出决定,恐怕不久要大祸临头了。”孙权在诸葛亮的劝说下终于下决心联合刘备,共抗曹操,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,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蜀书》《诸葛亮传》卷35第915页:“先主至于夏口,亮曰:‘事急矣,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’时权拥军在柴桑,观望成败。亮说权曰:‘海内大乱,将军起兵据有江东,刘豫州亦收众汉南,与曹操并争天下。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,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。英雄无所用武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将军量力而处之!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,而内怀犹豫之计,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8:“唐兵陷于伏中,又且路生力倦,如何抵敌?李都督虽然晓勇,奈英雄无用武之地。” 鲁迅《伪自由书·航空救国三原》:“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,那时战士技痒了,而又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,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?”


主谓 有抱负有才能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或处所。语本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英雄无所用武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客观环境不具备施展才干的条件。→怀才不遇 宝货难售 黄钟毁弃 蛟龙失水凤凰在奴 ↔人尽其才乘风破浪 才尽其用 英雄有用武之地


【词语英雄无用武之地】  成语:英雄无用武之地汉语词典:英雄无用武之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

    中宵:夜半。 今夜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,为了谁人我站立在风露之下等待中宵? 形容深夜相思的悲苦情态。语出清.黄仲则《绮怀》:“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?”郁

  • 匍匐礼

    《诗经.邶风.谷风》:“凡民有丧,匍匐救之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匍匐,言尽力也。”“匍匐”,尽力的意思。“匍匐救之”,指尽力救助邻里之丧事。’后用为咏助办丧事之典。唐.杜甫《奉赠萧二十使君》:“联翩匍匐

  • 无双誉

    源见“江夏黄童”。谓不平凡的赞誉。唐李商隐《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》诗:“家擅无双誉,朝居第一功。”

  • 补牢

    源见“顾犬补牢”。比喻发现失误则及时补救。清王韬《〈火器说略〉前序》:“然则来轸方道,补牢未晚。”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五书》:“妄谓及今为之,犹可补牢。”【词语补牢】   汉语大词典:补牢

  • 泪成血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,泣血三年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言泣无声如血出。”泪成血,或称泣血,描写无声而泣。孔子的学生高柴(子皋)丧亲,《礼记》记载说曾泣血三年。后因用为咏极度悲痛之典。唐.

  • 王乔履

    同“王乔舄”。唐杜甫《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》诗之一:“看君宜著王乔履,真赐还疑出尚方。”清方文《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》诗:“门前凫雁应无数,或有王乔履一双。”【词语王乔履】   汉语大词典:王乔履

  • 姜家大被

    同“姜肱被”。清袁枚《端州苦热行》:“试想姜家大被纵然好,可能此际同眠双白头。”【词语姜家大被】   汉语大词典:姜家大被

  • 冕旒黈纩

    《汉书》卷六十五《东方朔传》: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,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;黈纩充耳,所以塞聪。”唐.颜师古注:“黈,黄色也。纩,绵也。以黄绵为丸,用组悬之于冕,垂两耳旁,示不外

  • 濯尘缨

    同“濯缨”。宋赵彦端《瑞鹧鸪》词:“江上扁舟停画桨,云间一笑濯尘缨。”宋曹冠《水调歌头.游燕赏潭洞》词:“濯尘缨,挥羽扇,快熏风。因思往古游者,清兴与今同。”

  • 馁而之鬼

    《左传.宣公四年》:“且泣曰:‘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!’”杨伯峻注:“馁,饿也。不其馁而,犹言不将饥饿乎,意谓子孙灭绝,无人祭祀之。”后因以“馁而之鬼”指不能享受祭祀之鬼。宋王禹偁《拟长孙无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