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
束脩: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。脩,干肉;束脩,即一束干肉,每束十条。诲:教诲。 凡自愿送来“束脩”的人,我从未拒绝对他施教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’”明.王世贞《师说下》:“其为师者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焉,余以糊其口于四方,何道之授未也?’”清.姜宸英《送王为民隐君南归序》:“夫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’,而不往教,是乡先生之义也。”
束脩: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。脩,干肉;束脩,即一束干肉,每束十条。诲:教诲。 凡自愿送来“束脩”的人,我从未拒绝对他施教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’”明.王世贞《师说下》:“其为师者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焉,余以糊其口于四方,何道之授未也?’”清.姜宸英《送王为民隐君南归序》:“夫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未尝无诲’,而不往教,是乡先生之义也。”
《史记.吴太伯世家》:“吴太伯,太伯弟仲雍,皆周太王之子,而王季历之兄也。季历贤,而有圣子昌,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,于是太伯、仲雍二人乃奔荆蛮,文身断发,亦不可用,以避季历。季历果立,是为王季,而昌为文
《后汉书.方术.许杨传》:“汝南旧有鸿却陂,成帝时,丞相翟方进奏毁败之。建武中,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,闻杨晓水脉,召与议之。杨曰:‘昔成帝用方进之言,寻而自梦上天,天帝怒曰:何故败我濯龙渊?是后民失其利
指嫡亲骨肉。德祐元年(1275年)10月,元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(今浙江杭州市)进军,次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。宋恭帝赵、全太后等被俘,押至大都(今北京市)。帝被元世祖忽必烈废为瀛国公。丞相陈宜中、都统
源见“蔬水曲肱”。形容随遇而适,安贫乐道。宋陆游《秋夜读书有感》诗:“但令吾道常无坠,饮水何妨枕曲肱。”【词语枕曲肱】 汉语大词典:枕曲肱
《礼记.檀公下》:“晋献文子成室,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:‘美哉轮焉!美哉奂焉!’”东汉.郑玄注:“轮,轮囷,言高大;奂,言众多。”“轮奂”的意思是高大众多。春秋时张老曾称赞晋文子的新房高大而众多。后遂以
《诗经.小雅.小曼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临深渊,履薄冰,形势危险,极恐坠落,故须十分小心。后因用以形容小心翼翼,不敢稍有疏忽。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绿林寄迹》:“我只得临深履薄,悚惧恐惶
《太平御览》卷八〇六引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楚襄王遣使以金千斤,白璧百双,聘庄子以为相,庄子固辞。”按:此事《史记》称为楚威王使聘。庄子以旷达自适,不愿为官拒绝了楚襄王使者的聘礼,辞不赴命。后以为咏
嗟:悲叹声。 此句当作“嗟何及矣”。 表示后悔已经来不及。语出《诗.王风.中谷有蓷》:“啜其泣矣,何嗟及矣。”唐.陈子昂《九陇县独孤承遗爱碑》:“祁祁吏人,何嗟及矣。”唐.张九龄《与李让侍御书》:
同“卞和献宝”。宋梅尧臣《释闷》诗:“燕丹未归马未角,卞子抱玉无两脚。”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谓气势浩大。唐李峤《海》诗:“三山巨鳌涌,万里大鹏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