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羹尽栎釜

羹尽栎釜

羹(gēng耕):浓汤。栎釜(lìfǔ力府):刮锅边出声。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,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,大嫂刮锅边出声,表示菜汤没有了,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。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,或受到冷遇。 刘邦(前256年——前195年),字季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兄弟四人,长兄叫刘伯,刘伯早死去。刘邦卑微潦倒,曾经为躲避某事,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饭。大嫂讨厌小叔,小叔和客人来到,大嫂假装做的肉菜汤已吃完,用饭勺刮锅边,客人因此起身离去。后又看到锅里还有肉菜汤,刘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。等到刘邦当上皇帝,封赏兄弟,而大哥的儿子唯独没有得到封赏。太上皇为这来说情,刘邦说:“我不是忘记封他,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厚道人。”于是便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(jiá夹)侯。此典又作“厌丘嫂”、“戛釜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0《楚元王世家》1987页:“高祖兄弟四人,长兄伯,伯蚤(同“早”)卒。始高祖微时,尝辟(同“避”)事,时时与宾客过巨(大)嫂食。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(通“佯”,假装)为羹尽,栎釜,宾客以故去。已而视釜中尚有羹,高祖由此怨其嫂。及高祖为帝,封昆弟(兄弟),而伯子独不得封。太上皇(汉高祖刘邦父亲)以为言,高祖曰:‘某非忘封之也,为其母不长(zhǎng掌,长辈)者耳。’于是乃封其子为羹颉(羹尽意)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哭刁景纯》:“但知从德公,未省厌丘嫂。” 宋·陆游《病中卧闻舂声》:“丘嫂羹存先戛釜,山僧斋竟始鸣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琴击碎

    源见“市中碎琴”。谓设法见知于世。清徐釚《贺新凉.旅况自遣》词:“五陵年少都通显。叹狂生,胡琴击碎,唾壶敲扁。”

  • 抱腹

    源见“斗酒只鸡”。谓重温亡友旧情。清方文《哭李六出林》诗:“夹巷驱车先抱腹,对床风雨更伤神。”【词语抱腹】   汉语大词典:抱腹

  • 食前方丈

    《孟子.尽心下》:“食前方丈,侍妾数百人,我得志,弗为也。”赵岐注:“极五味之馔食列于前,方一丈。”后用为生活奢侈之典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楔子:“我想先夫在日,食前方丈,从者数百;今日至亲则这三四

  • 公超雾

    源见“五里雾”。泛指云雾。宋陈与义《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》:“炉烟巧作公超雾,书册尚避秦皇城。”

  • 悬鹑百结衣

    源见“子夏衣”、“百结”。谓穿着破旧的衣服。形容生活清贫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之九:“半菽一瓢饮,悬鹑百结衣。”

  • 卑以自牧

    《周易.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。”孔颖达正义:“牧,养也。解‘谦谦君子’之义,恒以谦卑自养其德也。”后以卑以自牧指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。亦作“卑己自牧”。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各亲王等

  • 骄饵

    《汉书.叙传上》:“桓生欲借其书,嗣(班嗣)报曰:‘若夫严子者,绝圣弃智……不絓圣人之罔,不齅骄君之饵。’”颜师古注:“饵谓爵禄。君所以制使其臣,亦犹钓鱼之设饵也。”骄饵,骄君之饵。喻指爵禄。南朝 梁

  • 一人又半

    参见:半人

  • 食葚

    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。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毛传:“黮,桑食也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,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黮同葚。

  • 浸润之谮

    谓日渐积累起来的谗言,如同物件浸入水中,逐渐湿透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子张问明。子曰: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’”子张:春秋陈人,孔子弟子,姓颛孙,名师,字子张。问明:请问怎样才叫做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