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僖公二三年》:“子女玉帛,则君有之;羽毛齿革,则君地生焉;其波及晋国者,君之余也,其何以报?”“子女玉帛”指人民和财物。后因以“子女玉帛”作为泛指财物、财产的典故。明.焦竑《玉堂丛语.识鉴》:
同“女娲补天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结蜃》:“暂学长房缩地,权为娲氏补天。”
源见“韦弦”。比喻缓急。唐李白《任城县厅壁记》:“宽猛相济,弦韦适中。”亦借指用以警勉自己的事物。唐吴兢《贞观政要.论君道》:“公之所陈,朕闻过矣。当置之几案,事等弦韦。”【词语弦韦】 汉语大词典
见“功成名遂”。《晋书·周访传》:“西晋仰其威风,中兴推名将,~,不亦美乎?”【词语功成名立】 成语:功成名立汉语大词典:功成名立
同“鹏抟万里”。宋刘将孙《满江红.和李圆桥话别》词:“南浦渌波,只断送,行人行色。虽只是鹏抟九万,天池春碧。”
《世说新语.品藻》:“庾道季(庾龢)云:‘廉颇、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,懔懔恒如有生气;曹蜍、李志虽见在,厌厌如九泉下人。’”曹蜍,本名曹茂之,彭城人,蜍是其小字,官尚书郎。李志,字温祖,江夏钟武人,官员
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,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。公元前241年,关东六国合纵攻秦。赵国派使臣魏加至楚,向楚国执政大臣黄歇了解楚国派谁率兵攻秦。春申君回答,准备派临武君。这时魏加就向他讲
源见“髀肉复生”。慨叹奔波劳苦,不能有所作为。宋孔平仲《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》诗:“江边钟官老铸钱,坐髀已消穷且暝。”
源见“同舟共济”。比喻共同渡过困难。廖仲恺《辞财政部长职通电》:“诸公热诚毅力,十倍仲恺,当有善法,济此艰难。庶几风雨同舟,危亡共拯。”偏正 在风雨中同船渡河。比喻共同度过的难关。语本《孙子·九地》:
商场中习用之熟语。表示先把计较利害得失的话说在前头,然后再讲情谊。语出《西游记》八四回:“如今先小人,后君子,先把房钱讲定,后好算帐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四九回:“凡事先小人,后君子好,先君子,后小人就不